本报讯 11月12日,笔者从本钢集团获悉,本钢最高强度冷成型用汽车产品MS1180在板材冷轧厂高强钢生产线成功下线,可满足辊压成型技术要求,将广泛应用于制备汽车门槛、防撞梁等安全结构件。这标志着本钢汽车用冷成型产品目前已经具备1200兆帕级别供货能力,也是本钢高强钢继热成型领域2000兆帕级超高强韧性热冲压成型钢之后取得的又一大突破。
据了解,MS1180的研发和生产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在研发过程中,本钢技术研究院汽车板研究所经过大量的数据研究、上百次的实验模拟,完成了实验室开发,使组织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确定了工业化试制的各工艺参数。同时,由于该钢种的强度达到本钢设备的设计极限,本钢技术研究院积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协调,明确成分设计、冷轧原始组织设计及最终产品组织性能调控方案,以实现产品质量的更优化。同时,作为主要生产单位,板材冷轧厂提前制订了详细的生产预案,在生产前开始对工艺参数和设备功能进行检查,特别是反复对焊接工艺进行试验,确认合格后再进行生产。
为确保各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制订合理准确,本钢技术研究院汽车板研究所技术人员与板材冷轧厂技术人员紧密配合,将理论计算和数据分析作为工艺设计的基础,通过在实验室进行模拟试制,确定生产现场工艺窗口,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异常问题的发生概率,为新产品试制成功提供了有效保证。在工业试制期间,他们对产品性能进行跟踪检测,结合理论研究进行数据组织性能分析,明确合金成分、冷轧压下率、退火温度等数据,并进行组织性能优化,实现了原始组织精确控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最终,在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参考和借鉴的条件下,本钢经过试制前的周密策划和精心准备,以及各工序现场操作人员对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克服了生产上的诸多难题,成功研发试制出1000兆帕与1200兆帕级马氏体钢。 (鲁娜 许海凌)
《中国冶金报》(2019年11月15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