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的库场作业现场,铲车装车完毕后,理货人员李嘉熟练地在“河钢物流”手机APP操作确认装车信息,指挥车辆出场。而后,倒运车辆上磅自动称重,参数票据自动打印,机械臂自动出票,安保系统自动识别,洗车平台自动开启。车辆从上磅计量、识别取票到清洗离场,相应疏港数据从场内作业料垛的后台库存中自动扣除,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高效快捷。
“目前,整个装车作业流程基本不需要现场操作人员,既实现了人员全程无接触作业,也在根本上解决了人为因素干扰。依托这套港口智能管理平台,公司的集疏港能力提升了一倍以上,截至目前,本月就已实现自动过磅4753车17.53万吨。”主管智慧港口建设的副总经理赵志刚指着后台系统的数据介绍道。
码头自动化、港域智能化、物流协同……随着新经济、新基建等新概念不断涌现,港口进入智慧时代,港口物流生态建设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大势所趋。
为此,公司和河钢数字共同开发了河钢物流APP。此款APP集成了过去智能理货、生产调度、合同管理等各类智慧系统的功能及模块设计,既实现了合同预约、车辆上磅自动称重、参数票据自动打印、现场理货等功能,优化了作业流程,又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升了作业效率。车辆进入生产作业现场由自动设备抓拍车牌,之后自动放行、机械装卸、自动上磅称重,在场车辆及货物相关信息全部由系统自动匹配,信息全部自动录入。现场理货人员则可查看到所有预约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审核,同时规划堆存位置,审核通过后根据作业要求分配设备和人员进行装卸作业。
通过“河钢物流”手机APP,工作人员不仅可以查看车辆详细信息,及时了解车辆的作业状态,又可以对港区内作业车辆数量和时间进行掌握,合理安排生产作业,提升作业效率。目前,通过上线使用“河钢物流”手机APP,公司进港车辆在场停时基本控制在2小时以内,码头集疏港承载能力翻倍提升,日汽运疏港量峰值1611车6.21万吨,单日最高综合集疏港量可达10.95万吨。以散货类物料的集疏港作业为例,客户及货代只需要在手机端进行集疏港预约,填写相应数据后,指定运输车辆即可实现线上全流程作业。
下一步,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将继续根据过港业务及临港贸易开展情况,进一步优化APP功能,开发车辆定位、在库信息、收付款管理等功能,加快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码头建设智慧化升级。 (刘赫 戴玮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