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宝武集团中南股份炼钢厂利用转炉炉修机会,组织各炉长到先进钢企炼钢厂开展转炉极致生产效率对标学习,学习结束后开展专题研修,落实极致生产效率提升措施。9月上旬,炼钢一工序平均转炉冶炼周期缩短1.66分钟,生产效率提升5.06%;炼钢二工序平均转炉冶炼周期缩短1.17分钟,生产效率提升3.73%,对标争先跑出“炼钢加速度”。
前期经过同类型转炉对标,炼钢厂在转炉冶炼周期,班产日产炉数上存在差距。面对差距,炼钢厂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对标学习,转炉炉长作为现场直接操作者,其认清差距、提升技能尤为重要,为此,炼钢厂利用转炉炉修机会,组织炉长分批次奔赴先进钢企炼钢厂现场学习。通过对标,各炉长能快速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学习他们的方法,自主思考改进提升自我。
所有人员对标学习结束后,炼钢厂组织召开炉长研修“转炉极致生产效率对标学习”专题研修会,各炉长分享学习到的经验和方法,探讨如何结合实际制定改善方法,明确下一步提高一次拉碳命中率、减少吹炼时间、减少溅渣时间等方面提升措施,细化每个阶段的用时,指导大家如何争分夺秒把时间节省出来,缩短冶炼周期,抢出炼钢新速度。
冶炼速度进步最快最稳炉长朱勇,9月上旬对比1月,平均冶炼周期缩短了2.19分钟/炉,每班可多炼一炉钢。他善于学习总结,不断思考促使自己不断进步。朱勇每次接班前都会根据上个班的铁水成分和温度,计算热平衡,看理论与实际相差多远,以此调整自己接班后的前2炉钢渣料及废钢配比加入量及计算,做到班前有数;在自己的操作上,他会先看接班后的2炉钢冶炼情况,看看自己的班前提预算和接班后的调整,对终点成分和温度的控制准不准确,如果准确,他就会以此计算用在后面的炉次上,保证终点成分及温度命中,都采用一次拉碳不等样操作,以此节省时间,这使得他在12个炉长中越炼越快。在朱勇的总结里,他提到最多的就是“对标”。从冶炼前的加废钢兑铁水用时、冶炼前期化渣成渣时间、冶炼中期控制碳氧反应时间、冶炼终点命中率、取样等样的时间……他把一炉的过程控制分开多个段,然后对标最优,逐步提升水平,减少每一段用时,进而缩短了整炉钢的时间,并追求极致炼钢,在实践中不断精益求精,向更高目标冲刺,不断提升自己。
丙班3号转炉炉长李远耀借鉴了丁班2号转炉朱勇的做法,采用先稳后快的方法,提高一次拉碳成功率,使得班中炼钢速度越炼越快,在12个转炉班组中排名第3。
通过对标,各炉长不断挖掘,从每一个操作细节、每一秒对标,真正做到争分夺秒,并取得显著成效,对标争先跑出“炼钢加速度”。(黄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