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武集团中南股份能源环保部新一电站作业区配电班深挖自身潜力,凭借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以及团队协作,成功推动班组关键指标自用电率从9%降至7.98%。
设备升级改造,释放节能潜力
2024年,新一电站作业区二工序运行模式从4炉4机转变为1炉1机,作为调峰机组,给水泵与循环水泵仅依赖工频运行,致使系统压力过高,不仅加速设备损耗,还带来高昂的电耗。配电班以“将用电大户转变为节能先锋”为使命,毅然自主开展技术改造。通过加装变频器,赋予设备智能化调控能力,使其能够依据不同工况,精准自动调节运行速度。这一举措成效显著,每年可节约自用电量约403.92万kWh,年化效益达142.27万元,极大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
优化操作流程,实现精准节能
在确保锅炉运行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配电班对锅炉给水降压运行进行了精心规划与分步实施。首先,通过科学合理地降低给水泵出力,将给水压力从14.25Mpa平稳下调至13.25Mpa,随后进一步精细调整至12.6Mpa。这一精细化的操作流程优化,每年成功节约用电182.16万kWh,直接创造经济效益91.08万元,以精准的策略与操作,达成了节能增效的目标。
全方位节能降耗,大小兼顾
配电班深知节能降耗需全方位发力,秉持“抓大不放小”的理念,全面推进各项节能举措。一方面,将罗茨风机的启动时间从原本的20分钟大幅缩短至15分钟以内,有效减少了设备启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的工序交流与调研,将化水岗位主厂房的400W老式高压钠灯,全部替换为200W节能LED灯。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累计起来每年可节电22.275万kWh,创造经济效益11.6万元,充分体现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节能力量。
提升设备效能,降低用电成本
配电班巧妙借助旧设备,将5号、6号、7号循环水泵原有的电机,替换为效率高达95.1%的佳木斯能效电机。这一设备升级改造效果显著,每年节电量约79万kWh,年化效益达28.13万元,不仅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强化节能意识,夯实节能基础
配电班高度重视员工节能意识的培养与技能提升,通过定期组织系统的节电知识培训与实操演练,全面提升员工在降低自用电率方面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时,持续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积极学习外部先进经验,对内深度优化自身流程。定期召开自用电分析会,全面总结经验教训,精准查找问题不足,引导员工在日常操作中养成善于观察、思考、分析与总结的良好习惯,确保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妥善解决,为节能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撑与保障。(阮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