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要闻精选

第八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通知

2025-07-25 18:22:00

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及《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推动钢铁、焦化行业完成“十四五”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由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定于2025年9月20日-21日在石家庄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深化超低排放改造,协同降碳减污,会议主要围绕最新技术进展和热点问题展开研讨,积极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挥发性有机物与恶臭污染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
  河北省碳计量中心
  二、会议主题
  深化超低排放改造,协同降碳减污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9月20日-21日(19日全天报到)
  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柏润东方大酒店
  四、会议安排
  (一)开幕式暨特邀主旨报告
  邀请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做特邀主旨报告。
  (二)分会场
  会议安排了13个分会场、1个青年科学家论坛。
  1.分会场
  (1)CO2捕集、固定与利用(CCUS)技术
  召集人:
  汪黎东 华北电力大学 教授
  王强 北京林业大学 教授
  宋春风 天津大学 教授
  代忠德 四川大学 教授
  (2)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
  召集人:
  邢奕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宁平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李建军 四川大学 教授
  郭旸旸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员
  (3)焦化行业污染物低碳超低排放
  召集人:
  石岩峰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 会长
  王明登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 首席专家
  竹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教授
  (4)钢铁细颗粒物超低排放技术与系统节能
  召集人:
  柳静献 东北大学 教授
  闫克平 浙江大学 教授
  (5)钢铁行业流程再造及工艺重构技术
  召集人:
  张建良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苏伟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李凯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6)高炉工序低碳冶炼技术
  召集人:
  徐文青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李先春 辽宁科技大学 教授
  (7)钢铁行业氢冶金及规模化制氢技术
  召集人:
  田京雷 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 首席研究员
  陈健 西南化工设计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8)污染物控制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
  召集人:
  黄张根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王建成 太原理工大学 教授
  (9)钢铁、焦化行业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
  召集人:
  邓积光 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
  何炽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段二红 河北科技大学 教授
  (10)钢铁、焦化行业极致能效及智能制造技术
  召集人:
  李玉然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任乐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11)工业炉窑节能降碳新技术
  召集人:
  姜泽毅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廖强 重庆大学 教授
  (12)短流程电炉烟气减污降碳技术
  召集人:
  朱荣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刘霄龙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刘国瑞 中国科学院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员
  (13)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及污碳协同减排
  召集人:
  魏巍 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
  薛志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伯鑫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2.青年科学家论坛
  召集人:
  杨仲禹 河北科技大学 副教授
  高佳佳 北京科技大学 副教授
  王赛飞 河北科技大学 副研究员
  郑扬 北京科技大学 讲师
  研讨会期间将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主要围绕钢铁、焦化污染控制技术创新及应用进行交流和研讨,促进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启迪新的学术思想。
  (三)墙报交流
  会议期间设墙报交流区域,论文作者可墙报交流研究成果,墙报尺寸宽90cm×高120cm。
  (四)科技成果展
  会议期间将举办钢铁、焦化行业碳减排与污染治理科技成果展,展示本领域创新科技成果、技术产品和项目,分享典型工程案例,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转化应用。大会提供3×2.5米快展展台,用于展示成果、摆放资料等,如有展示需求,尽快联系会务组预定展位。
  (五)会后参观考察
  河钢石钢学习考察企业绿色低碳工厂、钢铁绿色制造、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五、论文征集
  1.征文评奖:大会设置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审专家在入选的论文中评选出25篇优秀论文,优胜者将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奖状与奖金,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0篇。一等奖奖金为2000元,二等奖奖金为1000元,三等奖奖金为500元。
  2.投稿要求:应为原创论文,需提供论文全文,其中论文摘要不超过500字,全文不超过5000字,论文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具体要素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主要参考文献等。
  3.部分优秀论文将以“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与绿色低碳发展”专刊的形式在《工程科学学报》上刊发,其他优秀论文拟推荐到《工程科学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经编辑部审稿合格后,以正刊专辑的形式出版。《工程科学学报》、《燃料化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工程索引》(EI)等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收录。
  4.论文提交的电子信箱为:lvsegangtie@163.com。论文截止日期:2025年8月20日。
  六、会议注册
  (一)会议服务费
  (二)报名注册方式
  会议采取在线报名注册方式,参会人员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第八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二维码
  点击二维码
  在线注册
  (三)缴费方式
  大会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缴费:
  (1)在线缴费(推荐):参会代表在线报名注册时,可选择使用支付宝或微信进行缴费。
  (2)通过对公账户进行转账。
  (3)现场缴费:报到现场可刷银联卡(POS机)缴费。
  (四)发票
  会议提供电子发票,发票内容为:会议服务费。请参会代表按照系统提示准确填写发票信息及发票接收邮箱和电话。现场签到后,电子发票下载链接将发送至代表的手机号及邮箱,请自行下载、打印使用。
  七、住宿安排
  会议期间住宿安排在石家庄柏润东方大酒店,酒店协议价格仅适用于本次参会代表,住宿费用自理。具体标准如下:
  单间/标间/家庭房350元/间/夜(含早)。
  参会代表可扫码预定酒店,现场报到者按先后顺序安排。住宿咨询:夏俊雷15132165299。
石家庄柏润东方大酒店住宿预定码
  八、联系方式
  1.会议秘书处
  联系人:饶阳 刘红光 张超 刘信德
  010-68668291
  2.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人:苏伟13810648418
  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联系人:郭旸旸 15210675350
  4.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田京雷15933217961
  5. 河北科技大学
  联系人:段二红13383230690
  会议学术委员会
  
会议二维码: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陈灿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