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投产后,1号焦炉捣固时间和熄焦车运行时间长成为制约焦炉生产的瓶颈问题,致使单炉时间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焦化提炉提产。厂里成立了攻关领导小组,李海军自告奋勇,担任了出炉班组的牵头人。为了把单炉的捣固时间降下来,他给每一位捣固工设定了秒表,以秒为单位衡量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分秒必争进行比武较量。经过多番尝试,最终使捣固时间由原来的12分钟逐步降低到9分钟。
攻关成效明显,李海军信心更足。为了缩短熄焦车运行时间,他从设备、操作、管理上一点一点去抠,仔细分析熄焦车操作时间长的原因。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被他看出了门道,原来是熄焦车门板起落时间长。攻关继续开展,他每天蹲在现场仔细观察,分析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维检人员共同研究改造,使门板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53秒降至35秒以内。
通过李海军的攻关改造,1号焦炉单炉操作时间由原来的24分钟以上逐步降至20分钟以内。随着出炉时间的缩短,出炉数也逐步攀升,为焦炉满负荷生产创造了条件,焦炉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仅此一项,就为公司创效500余万元。
李海军告诉同事们,工作不能只会流汗,更要留心。捣固机是焦炉生产最重要的部分。在捣固机的日常工作中,给料机不下煤是经常出现的问题,更是大家眼中的“老大难”。每次出现故障,都是大伙一起挖,工作量大不说,效率还特别低。每次一遇到给料机不下煤,大家就犯愁。看到大家累得筋疲力尽的样子,作为“兵头”的李海军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一下?哪怕能省出十几分钟,也能给大伙减减负。
为了解决给料机不下煤的这个问题,李海军经常蹲在现场,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终于琢磨出个好办法来。他和厂里协调,将不用的空气炮拆卸下来,安装改造到这里。付出没有白费,安装改造后效果明显,再没有因为不下煤而影响捣固,单炉时间大大缩短。
每到冬季,捣固锤都会出现打滑难收的情况,导致扇形齿底座螺丝崩断,甚至会出现捣固锤下滑碰坏锤体、捣固中出现埋锤现象等,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焦炉生产。李海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反复研究打滑情况,建议给捣固机加装烘烤装置,为捣固机保温。建议很快得到批复,但是没有人手,需要自己走管,自己焊接。
说干就干。数九寒天,二十多米高的捣固塔下吹着穿堂风,再厚的衣服也抵挡不住寒风的侵袭,人在那待上十几分钟手就会冻僵。可为了抢时间,李海军硬是带着维修小组轮流上,替换着干,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中加装完成烘烤装置。随后,李海军又和大家加班加点制作了检修口活动盖板,既不影响检修的正常进行,又可以把捣固机封闭起来。通过努力,捣固机冬季保温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即使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捣固机也能达到十几度,大家都开玩笑:“是李海军让设备过上了温暖的冬天。”
如今的李海军,已经成为焦炉的一面旗帜,他坚守初心,奋勇争先,用实际行动鼓舞身边更多的人,为红色长钢不懈奋斗,谱写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