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首钢通钢大家园里有很多战“疫”的战士们,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默默地冒着未知的风险,用自己特别的方式,参与着这场战斗,坚守自己的“责任田”。
他是一班之长,更是技术“多面手”
早春的太阳虽然早已挂在半空,但室外的温度依然接近零下20度。在通钢运输公司维检作业区“精细检修、工匠精神”的标语牌下,一位检修人员正冒着严寒对铁前256欧曼翻斗车故障进行着处理。身材瘦小带着口罩、身着厚衣厚裤工作装的他,正手握螺丝刀、专心的处理着车辆发动机故障点,神情严谨细致,眉毛、睫毛上凝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大神级的人物---运输公司维检作业区修理班班长葛振朋。
之所以大家都称他“大神”,是因为他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汽车修理多面手。在维检作业区无论是挖掘机、叉车、装载车,还是新能源客车,泛是车辆修理的难点、瓶颈问题到他这里都能“手到病除”,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行家里手。但面对这个称谓他没有满足、没有止步,在2020年他给自己定位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内燃机车发动机故障修理。
刚刚进入的2020年,对于葛振朋来说是既忙碌又紧张的。既要保证疫情期间职工的安全防疫,又要保障生产用车需要,双重艰巨的任务落在了他的肩上。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仍处于关键时期,各项防控措施还需继续坚持。同时我们也不能放松生产检修工作,不能让疫情影响生产。”疫情当前,葛振朋向全班组成员做出了这样的要求。
为了弥补特殊时期弹性工作人员不足问题,从大年三十起葛振朋就一直工作在岗位上,一天也没有休息过。特殊时期他采用特殊的检修组织模式,打破工种界限,发挥班组复合型职工的作用,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现场检修工作。其中404挖掘机回转支撑设备修复项目正常是三天的工作量,他带领着检修团队克服人员不足、技术力量匮乏等困难,发挥其“多面手”的作用,带领职工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项目改造过程中的难题,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抢修完毕,为一线生产用车抢得了时间。
2月25日晚上23点葛振朋接到调度电话 ,铁前0220车辆现场作业出现故障需要立即抢修,接到任务后已经睡下的葛振朋边穿衣服边下楼,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故障现场。由于故障点在车辆的底部,正常情况下需要把设备运回到检修厂,在地沟下进行故障处理,但是为了抢检修时间,葛振朋毫不犹豫地钻到了车子的下面,在没有任何防寒措施的情况下,仰卧在冰冻三尺的地面上进行着故障处理,当故障问题解决后,他的棉衣已经牢牢的冻在了地面上……
他是安全员,更是职工的“守护神”
“2月28日,小雪,作业中上下车注意防滑、今日吊车下作业要带好安全帽、 全员口罩佩戴情况进行检查、体温测试全员合格、需重点消毒场所……”这是葛振朋工作日志中的一段记录,翻开那个厚厚的本子,很明显的,自从春节后每天的记录内容逐渐增多,有的一天记录的内容多达3页,每天的班前会上,葛振朋都会不厌其烦地“唠叨”着。
作为一名班组长,他还随时充当着安全员的角色,疫情期间他深知自己肩负重担,作为修理班所有职工的“家长”,他要为“全家”负责,他有责任和义务坚守在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第一线上。全力以赴,筑牢“防疫”红线。
突发的疫情,给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从大年初一开始葛振朋就通过微信、电话一一落实职工情况,在班组微信群中推送相关文件、制度、通知要求,并在每天的早班会上通过询问、提问的方式查验职工学习掌握情况。人员测温、班组消毒……各种疫情防控细节他都仔细审核。在他的带领下,全班组职工每日体温测量、场所消毒、垃圾分类等工作执行的十分认真,职工们都说“他都忙成那样了,我们怎能懈怠。”
防役期间,口罩严重短缺,看着现场检修的职工们口罩都带成了黑色也不肯换掉,葛振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定要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想到就要做到,葛振朋下班回家后和妻子说了他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夫妻两利用家中的纱棉为每名职工缝制了口罩垫布,这样职工们在室外检修时在每个医用口罩的里面垫上一层纱棉垫,既提高了安全性也延长了口罩的使用时间 。
在工作岗位上葛振朋虽然能把每一项工作做到精致,成为大家的主心骨,但为了工作他却愧对家人。就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突然接到岳父突发脑梗的消息,一面是心里挂牵的岗位、一面是年迈病重的老人,一夜间,葛振朋憔悴了很多。正当葛振朋两为其难之时,他的爱人打来电话让他一定要坚守在岗位,不让他操心家里的事……
当班组一切检修车辆顺利出厂、班组一切事物安排巨细后,葛振朋才心急火燎地赶到老人病床前流下了愧疚的泪水,好在老人经过医院救治已转危为安。
“在其位谋其事。我就是简简单单,想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是葛振朋最真实的语言。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在战“疫”的特殊时期,葛振朋这名运输线上普普通通的“战士”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诠释着爱岗敬业的精髓、撰写着人生路上精彩的故事。(杨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