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走进基层

海边酷暑的“烤”验
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名古屋”外贸焦煤船舶作业纪实

2020-08-06 10:03:00

  酷暑午后的烈日炙烤着河钢集团的黄骅港码头,夹杂着海边潮湿空气和生产作业气氛,闷热而紧张,让人喘不过气来。随着“名古屋”外贸焦煤船舶的顺利离泊,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码头作业的一线职工终于可以暂时调整一下紧张的状态。生产调度室副主任郑伟栋望着船舶离泊远去的身影,用手胡乱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长舒了一口气,而后又拿起对讲机开始指挥门机调整作业位置,准备迎接后续外贸铝矾土船舶的“烤”验。

  现场所有人的汗迹早已浸透了身上的工装,单船指导员又开始指挥门机司机快速更换镍矿抓斗……而这早已成为了入暑以来,公司生产作业的常态化状态。

  外贸焦煤作为高附加值货种,一直以来是黄骅港公司推进“两个结构”再优化的重要品种,也是公司经营结构改革,发展外贸新品类的开发重点。货种单吨综合收益之高在公司主营货种中名列前茅,其进口指标的有限性也催生了品种市场占有率的激烈竞争,成了业内争相抢夺的“香饽饽”货种。仅7月份至今,黄骅港公司的外贸焦煤就已完成过港316万吨。

  然而,货种的高附加值伴随的自然是更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和更高的作业难度。由于夏季闷热,长途运输的外贸焦煤极易发生自燃,这对物料保全和运输安全产生了巨大隐患。客户和船方都会高频率向物料进行洒水,这也直接导致了舱内焦煤物料湿度极大,大大延缓了船舶作业效率。门机作业往往一抓斗只能抓取十几吨甚至几吨物料,这对于这个数万吨载重量的“庞然大物”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而这只是众多难点中的一个,由于客户运输、国外封港等原因,船舶已经濒临滞期,客户面临着每天1.5万美金的高昂船舶滞期费,客户也再三恳求公司生产系统尽快抢船……

  “一切为了客户!”解决客户的诉求就是黄骅港公司的服务方向。为此,公司生产系统召开了“战前动员会”,并在充分调研了船舶物料情况后,及时调整了卸船组织模式。针对物料含水量高、卸船效率低下等问题,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张冲、赵扬、陈海洋等一批门机作业的岗位能手全被抽调组成抢船“突击队”,采取24小时不间断作业模式,保障船舶作业进度。然而,作业中还是遇到了困难。由于白天阳光直射海面,产生反光干扰门机视线的同时,刺眼的折射光极易产生眩晕,影响门机作业。生产系统早想出了妙招,在船舶靠泊之初,就根据太阳运动轨迹,及时调整了门机作业位置,采取背光作业进行有效应对。

  但到了正午时分,就只能依靠门机司机的意志力了。为了克服俯角视差,门机司机只能将所有操作室的窗户打开,带上护目镜进行作业,而随之而来的就是迎面的潮气和热浪,眼前的护目镜一会便是一层雾气,门机司机全身湿透自不必说,就连操作的皮椅上都是一层水汽。但无论如何,卸船效率确实得到了很大提升,客户紧锁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了。

  艰苦的作业远没有结束。由于外贸焦煤湿度大,物料颗粒度小,导致大量物料沾在舱壁表面,贸然用铲车端料,容易诱发塌料等严重事故。为了有效杜绝安全隐患,生产系统采取了门机舱壁扫料、铲车舱底清料的交替作业模式,有效加快了清舱进度。

  物料黏稠、含水量大还影响了堆场打垛作业。传统的作业模式已经无法实现正常打垛,为了有效利用宝贵的海关监管场地,不影响后续卸船作业,生产系统创先实施了“缓坡快上”的打垛方式,即先降低料垛高度和角度,后分阶段持续增加垛高和垛角,保障料垛标准,减少场地使用。经营系统也加大了客户物料直提疏港力度,业务经理和生产组织人员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客户即时需求,所有作业人员的累瘦了、晒黑了,但客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黄骅港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名古屋”外贸焦煤船舶终于在64个小时的规定船期内顺利完成了作业。完船的一刻,客户激动地跑向主管生产的现场负责人,一把抓住他的手略带哽咽的表达着感激和钦佩之情。生产负责人笑着说:“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客户,你们产生了滞期费我们心里也不好受,但既然你们来到黄骅港河钢码头,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而我们就是要做好服务,让我们相互信任,长期合作。”

  码头前沿,单船指导员和门机司机还在快而有序的更换着镍矿抓斗,大家脸颊上的汗珠仍在不尽的流淌。因为,大量外贸船舶集中抵锚已经成为生产作业常态化,而锚地的两艘外贸铝矾土船舶已经同时上线。迎接黄骅港公司干部职工的,不仅是一份酷暑作业的“烤”验,也是一份完成生产经营创效的积淀,更是一份港口物流事业发展的希望。(戴玮序)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