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炼钢厂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满怀激情、奋勇搏击,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用火热的青春演绎着“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事”文化精髓。他们就是靠能力说话,用实力圈粉的“炼钢天团”!下面请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C位出道的。
涵养“硬功夫”,锤炼想干事的“硬担当”——习晓峰
晚上7:30,炼钢厂6#转炉平台上,副厂长习晓峰一边目不转睛盯着转炉炉口火焰,一边和炉长讨论转炉渣料的最佳加入时机,这样的场景每天都能看到。
为提升炼钢各项关键技术指标,他引进各类先进工艺技术,在120吨转炉实施《转炉掷落式在线自动检测系统》技术进步项目中,通过引进声呐化渣系统及烟气分析系统,为智能化炼钢奠定了基础。而150吨钢包实施《钢包全程自动加盖对出钢温度的影响》技术进步项目,使出钢温度降低17℃,吨钢成本降低约19元。随后,他又提出实施《在炼钢过程加入含有益元素铁矿石的生产工艺研究》,通过提高过程化渣效果,使终点残锰提高0.05%,吨钢降低生产成本约13元。因工作出色,他荣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煤集团“优秀科技工作者”“治亏创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练就“金刚钻”,锻造能干事的“真本领”——姚永青
6#转炉丁班炉长姚永青,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在炉火中冶炼青春,从一名懵懂少年成长为龙钢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转炉炉长。
作为炉长和区域“青年创效小组”组长,他带领班组人员积极学习先进降本经验,优化炼钢操作方法,探索总结出“124操作法”,通过抓操作、抓过程控制,确保钢水合格率达到100%;通过实施出钢温度倒推法,以提高氩后温度达标率为切入点,降低出钢温度,为连铸高效生产打下基础;通过开展终点双命中率攻关,有效降低了冶炼周期,使终点双命中率提高7%,为转炉持续高效稳定低耗运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经验。同时,他自己也在第六届“陕钢杯”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炼钢工第一名,被陕西省机冶建授予“技术状元”称号,并荣获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提振“精气神”,磨砺干成事的“新作为”——赵方
3#转炉炉前工赵方每天接班第一件事就是点检测温枪、定氧枪、电葫芦、炉后物料等;班中时刻关注生产情况,并对倾动部位、钢渣包车联轴器等关键设备进行巡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从入炉原料抓起,他细化过程管理,关注氧枪枪位的调整和渣料的配比以及过程化渣,从而降低钢铁料消耗,提高终点碳,确保溅渣效果,加快生产节奏;采用废钢粘大面技术,从而降低铁水对大面的机械冲刷,每月可降低补炉料消耗约5吨。面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他反复与摇炉工沟通商讨,不断提高自身炼钢水平。在2020年“辽科大杯”全国模拟炼铁-炼钢-轧钢大赛全国总决赛中,他凭借过硬技术荣获炼钢工一等奖。(薛强 解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