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鸿
日前已到了冲刺年终目标的关键时刻,河钢宣钢二钢轧厂全体干部职工会以怎样的思路和怎样的干劲冲刺年目标,为企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呢?
走进生产现场,每一个目标责任到人,每一项措施都掷地有声,每一步操作精益求精……这一幕幕鲜活的决战场景给了我们最佳答案。
吹响决战冲锋号
“干就干到最好,做到极致,我要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冲刺年目标,保证全面完成任务。”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0月30日,嘹亮的声音从棒材作业二区的早会会议室上传出,16名职工正在进行决战年目标的宣誓。
“距离年终还剩60天,丝毫闪失都会对产品质量、工序成本等造成影响。要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必须统一思想,激发干劲,凝聚力量。”在发动会上,棒材作业二区的生产二班班长李海明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战前动员和宣誓活动,从作业区到班组,从班组到岗位,激发出岗位员工迎战困难的冲天干劲。各个作业区和岗位的计划新鲜出炉,措施环环相扣,指标层层分担,责任分明,奖惩公布于众。
冬季生产,防冻是第一要务,大家纷纷对防冻工作进行再落实、再安排、再检查。煤气管道、气柜、水封、盲端、孔板、管路等有无隐患?岩棉被、岩棉管、电热带等防寒防冻物资是否落实到位?电气器、空调是否能够安全运行?岗位防冻隐患发现一项罚50元,防冻物资晚到一天就罚100元……一场决战决胜年目标的战斗全面打响。
瞄准目标硬碰硬
“跳起来摘桃子,目标定得高,我们跳得更高!”线材作业二区的技术主管郭旭波信心百倍,询问工艺,查看料型,检查设备,安排生产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岗成为了他的“铁律”。
郭旭波只是全体干部职工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决战决胜年目标中,全体干部职工解放思想,以“思想破冰、迎接挑战、突出效率、创造历史”为思路,打破“不敢想”的旧思想,跳出“不敢做”旧框框。他们把“思想就是闸门”“精益就是成本”“效率就是效益”渗透到每一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近期,在实际生产中,转炉作业区针对氧枪控制系统这个转炉吹炼的关键点,进行氧枪系统改造,增强供氧强度,提高供氧流量,缩短吹炼时间。连铸作业二区,组织开展SWRH82B钢绞线的生产实验,拉速每分钟提高了0.5米,实现了“高拉速、高质量、低成本”。棒材作业一区的职工立足岗位开展消除“小隐患”“小事故”“小停机”活动,严格落实开轧温度、料型及控冷工艺,提高换辊、换槽、装配、检验等工序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生动的氛围,挑战的信心,硬碰硬的豪气,使他们不断亮出了一个个绝杀技,实现了一个个新突破。
对标攻关谋赶超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要抓住决战决胜的有利时机,全面进行对标赶超,推进指标再上新台阶。”进入11月份以来,该厂以“提质提效,提产创效”为思路,组成了钢铁料消耗,铁水消耗、成材率等10个攻关组,多次走出去进行产线对标,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寻找差距,制订措施,争当冲刺年目标的“排头兵”。
“这个月我们要在铁水消耗上下功夫,学习国内先进企业的经验。”刚刚对标回来,炼钢作业区作业长闫军就有了更高的目标。
差距就是前进的方向,问题就是创效的靶心。走出去,该厂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开阔了思路,推进指标更优。炼钢作业区开展降低铁水消耗攻关,优化翻铁操作,控制翻铁速度,避免铁渣进入铁包,降低铁水损耗;优化溅渣方法,保持底吹效果,减少渣中留铁现象,取得显著成效。11月23日,该厂单日吨钢铁水消耗达到920.63公斤。
耐火材料是炼钢生产中的重要耗材,占炼钢工序成本的12%。为此,技术科科长于春强牵头开展连铸机连拉炉数的攻关活动,通过稳定操作、恒定拉速、控制二冷,加强沟通联系,匹配转炉、精炼的生产节奏,品种钢中包寿命达到26炉以上。
线材作业二区钢绞线马氏体课题攻关小组对马氏体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全面分析,聚焦“冷却过快”“温度过低”这个关键病灶,制订具体详实的措施对症下药,调整精轧机的水冷系统,降低冷却水流量,降低冷却速度,确保冬季钢绞线质量稳定,实现了外发产品零缺陷。
《中国冶金报》(2020年12月15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