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相尚博
在首钢京唐炼钢作业区,这样一名炼钢工,他用赤诚之心默默耕耘,汗水洒满了炼钢平台。他名叫孟祥宇,有着20多年的炼钢经验,大家都称赞他是“好大哥”。
日前,笔者走近了他、了解他。孟祥宇是一位技术能手,兢兢业业,以厂为家,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有他攻坚克难的身影。
在后辈们眼中他是心存感恩的人,只要有孟祥宇在,岗位上的每个人就都踏实。工作中他非常乐意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倾囊相授,班组职工只要遇到问题就一定会向他请教,每次他都会耐心进行讲解。要是班组职工在操作中出现失误时,他就认真组织职工分析问题、寻找根源,从中吸取教训。
随着该公司3座高炉进入稳定高产阶段,各作业部也分别下达了新的生产任务。孟祥宇接到转炉炼钢生产的任务后,第一个冲在前面,迅速组织班组召开会议,层层传达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并对班组职工们说:“咱们必须把转炉状态维护好,为接下来的生产打牢基础。”
孟祥宇知道,转炉是炼钢生产的根本,保证转炉高效、稳定的运行是整个生产流程的关键,而自己所在的炼钢工序则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为了解决高温出钢加速转炉炉衬腐蚀的难题,他亲自带领团队成员深入一线进行研究,紧盯转炉生产现场,摸索总结不同钢种对终点温度的曲线变化,用数据推算出不同钢种冶炼的最佳工艺路线,持续降低转炉出钢温度。今年初以来,出钢温度最低降至1644摄氏度,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而随着生产任务的加重,孟祥宇和班组成员也逐渐摸索出了新生产模式下设备的“秉性”。为了提升炼钢终点控制能力,职工们稳定操作转炉副枪显得特别重要。2月18日,正在炉前平台准备出钢的孟祥宇,突然听到对讲机里传来急切的呼叫:“孟哥,副枪大臂不动了怎么办?”得到消息后的孟祥宇,马上安排好出钢任务,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主控室查看现场传来的实时画面,他心里告诉自己:“副枪大臂故障必将引起高温泡炉情况的发生,而高温泡炉是炼钢的大忌呀。”他一刻也不敢耽搁,急忙从主控室跑到了27米副枪平台。仔细查看后,他发现翻转臂下的一个气源管松动了,但品种钢冶炼的时间是有着严格规定的,顾不得多想,他用随身携带的手动钳紧紧夹住气源管,确保了副枪顺利运行。当维检人员赶到时,那炉钢水已经顺利完成了冶炼。而就在这天,他们班组完成了58炉钢水的冶炼,创造了2021年新的班产纪录。
孟祥宇常说:“我是一名炼钢工,脚踏实地干好工作是我的本职。”他甘于平凡,却总心怀感恩之心。每当春节回家团圆时,他都放心不下在单位过节的职工,总想着能够留下来陪同事们一起跨年。今年大年初六上夜班,废钢间的一名职工因家中有急事请假,原本运行就有困难的废钢间,加上高产的压力更是有些吃不消。如果废钢间吃紧则会直接造成钢水冶炼节奏降低,影响整个工序的生产周期。得知消息后,孟祥宇开完班前会就直接奔赴了现场,干起了钢渣间天车的指挥工作。刺骨的寒风直接灌到了废钢间的各个角落,隔着大衣就能看见孟祥宇站在废钢车前面瑟瑟发抖。班组的师傅们看着都心疼他,想帮着顶替他一会,但都被他婉拒了。一个班下来,他的耳朵被冻得红肿,但他只字未提,因为他知道自己虽是一名普通的炼钢工,但肩负着使命,这种使命促使他不断向前。
他经常对大家说:“操作要有胆识,更要精细、谨慎、认真。”他像师长一样对年轻操作工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中也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这些年,他培养出了10余名优秀岗位操作工,在京唐公司的平台上都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孟祥宇说:“能见证年轻职工的成长成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中国冶金报》(2021年7月20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