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工作认真负责、细致缜密。他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荣获2021年度集团“劳动模范”、公司“科技标兵”荣誉称号。他就是技术中心铁前综合部副部长余映红。
余映红检查入炉料筛分情况
为了降低炼铁工序成本,余映红根据工艺现状及资源市场变化情况,充分考虑资源性价比,在满足生产工艺需求的前提下,优化配矿方案,合理搭配使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与此同时,他狠抓铁前精细化工作,确保烧结炉篦条不糊堵塞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国内矿的使用比例,降低用料结构成本。2021年炼铁厂烧结国内矿占比达17.55%,较2020年增加8.18%,下降11.00元/吨,创效约8500万元。
除此之外,余映红积极开展项目攻关和学术研究工作。2021年,他主要负责提高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攻关项目。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不计个人得失,加班加点忙于项目攻关工作,带头组织项目组成员现场收集一手资料,实时掌握生产动态,查阅大量技术资料,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使低温还原粉化指数较2020年提高4.29%,创效约1000万元。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改善烧结矿转鼓强度攻关项目,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项目攻关工作,有效改善了烧结矿转鼓强度。2017年5月,余映红发明公司第一个《高炉漏斗型料面布料方法》专利并获得授权,并先后在《炼铁》《江西冶金》等期刊上发表了《九江萍钢炼铁厂低成本生产分析》《2号高炉焖炉及开炉恢复实践》《九钢公司铁前配矿结构优化生产实践》等多篇论文。
在合理化建议和小改小革工作方面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余映红经常深入生产现场,跟踪了解联达球团矿生产过程,从生产组织、设备状况、工艺参数等方面着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分析,挖掘问题的根源,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得到有效实施,确保了联达球团矿质量的稳定。他结合铁前系统生产实际,提出停用污泥、降低炉温操作、合理使用落地烧结矿等建议,得到了广泛认可,方案实施后成效显著,为高炉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据统计,2021年他提出合理化建议10项,其中采纳了9项,有效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为生产顺行保驾护航。
余映红怀着一腔热血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为企业发展积极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他会一如既往地奋斗,打造属于他的一片精彩天空。(吴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