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26岁的张兆洋,2018年7月大学毕业入职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韶钢),一直从事物理检测技术及管理工作,现任韶钢检测中心物理检测作业区物理检测协理兼力学检测班班长。
看起来斯文、带有书生气的张兆洋是妥妥的“95后小鲜肉”一枚。但他成功完成了棒线材智慧拉伸检测、LNG钢筋超低温拉伸检测等多个重点项目技术开发及应用,是韶钢检测中心力学检测的中坚力量。
勇挑智慧检测重担提能力
韶钢棒线材智慧拉伸检测是国内首次在棒线材品种上尝试进行全自动拉伸检测,采用了无接触视频识别跟踪、多维度断口面缩模拟测量、拉伸过程应变场模拟测量等多项新技术。系统自2021年1月份试生产以来,各个新技术应用效果、试验成功率、检测偏差等诸多问题,成了摆在面前需要一项项解决、验证的难题。
新方法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一个过程,棒线材智慧拉伸检测究竟能否达到设计的效果,需要多长时间可以顺行,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作为力学检测现场技术人员,张兆洋暗自定下了“把智慧拉伸系统用好”的目标。他虚心向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请教,把故障处理都作为学习提升的机会,通过不断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快速掌握了智慧拉伸系统工作机理和故障处理;他认真跟踪系统运行情况,通过日常实践和大量数据分析,不断给智慧拉伸系统“找茬”。针对发现的问题,张兆洋从智慧拉伸设计原理和国家标准两个维度出发,尝试改进试验方案,最终智慧拉伸试验成功率从75%提升至98%,检测耗时从3.5分钟缩短至2.5分钟,超出预期目标。
张兆洋对智慧拉伸的学习和掌握不光停留在检测技术上,对试验系统、机械手调试也逐渐成了“行家”,每次设备报错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打张兆洋电话来处理,设备投用初期不管是周末还是深夜,都能够在智慧拉伸检测现场看到他处理设备故障报错的身影。
为了让大家都掌握试验系统的原理从而减少系统报错,张兆洋对试验系统和故障报错进行总结分析,编制了“智慧拉伸系统故障处理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描述了17种故障情况的处理流程,帮助岗位员工快速掌握设备故障处理,目前智慧拉伸系统已经实现了最长三个月的“零故障”。
攻坚克难低温拉伸显担当
LNG低温钢筋是液化天然气储罐专用钢筋,是韶钢精品战略中重点产品,LNG钢筋在零下165℃超低温环境下的拉伸性能检测是制约产品开发的瓶颈之一。作为现场实施技术负责人,张兆洋和团队一起高效、高质量完成了LNG超低温拉伸检测方法开发和CMA扩项认可,成为国内第二家具备CMA资质的超低温拉伸检测实验室。超低温拉伸单支检测成本由委外检测2000元降低80%以上,每批次检测周期从一个月缩短至一周,有力支撑了LNG钢筋研发深入推进和放量生产。
今年3月份,具备低温拉伸自检能力后的首批次LNG钢筋完成生产,能否顺利开展批量检测是对超低温拉伸检测能力最好的验证。LNG钢筋质量特性要求决定了试验全过程必须由生产方的监理和客户监理两家第三方认证公司全程见证,试验过程不能出现任何瑕疵。为此,从3月底到4月中旬,张兆洋开始了全程无休息的低温拉伸见证试验,每天为两位见证专家详细解释试验过程中的疑问并不断按照见证专家要求完善试验方案,最终低温拉伸试验得到两位专家的认可,见证试验得以顺利推进。
LNG钢筋超低温拉伸是检测零下165℃下全截面试样的拉伸性能,全国具备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屈指可数,检测难度可见不一般。3月份的首次批量生产检测遇到了很多问题,张兆洋耐心分析每个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积极同上下工序、设备厂家沟通,逐一解决完善。4月15日,在公司领导、客户代表、双方监理的共同现场见证下,张兆洋组织完成了最后一组低温拉伸试验,第一批1060吨LNG钢筋低温拉伸性能历时25天顺利完成,低温拉伸检测能力成功通过考验。
张兆洋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果,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牵头申报发明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获得技术秘密认定号1项。
做实做细现场管理见成效
除了力学检测技术管理外,张兆洋还有一个身份是物理检测作业区力学检测班班长,另外他还负责作业区的设备管理。
结合力学检测班实际情况,张兆洋和作业区一起推进力学检测五星设备创建、机旁备件目视化管理、设备点检目视化管理、设备管理履职、大班制下班组管理体系搭建等一系列管理,不断结合力学检测班特点做实做细现场基层基础管理,多项管理创新被公司“双基”会推广。年度评价中物理检测作业区被评为公司五星级作业区,成品物理检测产线被评为厂部级示范产线,力学检测产线也被评为公司设备红旗产线。
班组建设方面,作为“新人”的张兆洋同样取得了不俗成绩,他带领力学检测班首次获得了公司“安全1000标准化示范班组”荣誉称号,作为负责人创新课题获得公司自主管理发布银奖,力学检测班组同时被评为中南钢铁2021年第四季度创新创效优秀班组,张兆洋个人也获得2021年度公司“十佳安全班组长”等荣誉称号。(陈立新 罗新中 洪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