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姚艺 刘振国
3月2日上午,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铁事业部原料作业区混匀料场BB料条东侧区域宽敞的地面上支着一张面积约20平方米的巨大筛网,只见一辆铲车铲起一旁堆得高高的焦炭并将焦炭从筛网顶部缓缓撒下,紧接着另一辆铲车铲走筛上、筛下物料,并将它们分开放置。“装筛时注意速度,一定要保证筛分效果!一定要及时清理物料,避免造成堵筛!”原料作业区日班作业长滕振生正拿着对讲机指挥岗位操作。
今年初以来,该部深入贯彻落实唐钢“把降成本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要求,聚焦提升焦炭质量深挖降本潜力,开展“降低铁前燃料成本”攻关,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积极投身降本增效攻关工作,推动炼铁成本进一步降低。
焦炭是高炉冶炼的主要原燃料之一。今年初以来,焦炭等原燃料价格持续上涨,给铁前系统生产经营带来很大压力。为了进一步降低炼铁成本,该部优化高炉原燃料结构,采用“粗粮细做”的办法,采购价格相对较低、质量一般的焦炭,经加工后替代价格较高的优质焦炭加入高炉内,在满足高炉生产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高炉燃料成本。然而由于低价焦炭质量不稳定,加入到高炉内会影响高炉生产稳定,从而造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退步,这个问题成为滕振生心里的头等大事。
滕振生通过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低价格焦炭由于放置时间较长,造成粉末含量高,这是影响高炉生产的要因。“为了保证入炉焦炭质量,高炉矿槽区域设置了筛网对焦炭进行筛分,减少粉末焦炭入炉,在原料工序是不是也可以设置一个筛网对焦炭实施筛分呢?”滕振生脑海里瞬间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并手工制作了一个小型模拟器,方便为其他职工讲解。
随后,滕振生马不停蹄地来到作业区,将这个想法告知其他技术人员。“就是让焦炭再多过一遍筛,这样不仅有利于将粉末筛净,确保高炉生产顺行,而且筛出来的焦粉还可以供烧结工序回吃,从而保证烧结燃料充足供应,一举两得。”滕振生耐心地向同事解释。
办法想到了,接下来如何定制筛网就是“重头戏”。筛网网眼大小的设定是对焦炭实施筛分的关键环节。按照滕振生的想法,既要保证筛分后的焦炭满足高炉生产需求,又要保证筛出来的焦粉满足烧结生产需求。为了解决此问题,滕振生先后查阅大量资料文献,联合技术室原料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际,通过精密测算,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筛网网眼最优尺寸。随后,滕振生立即联系筛网厂家定制筛网。筛网制作完成后,经现场试验,筛分后的焦炭和筛出的焦粉完全具备高炉和烧结使用条件,且生产稳定性也能得到保证。
当看到经筛分后的低价焦炭正源源不断地运往高炉,滕振生立即与一号高炉作业区日班作业长联系。电话中得知高炉炉况稳定、各项指标良好的消息后,滕振生满意地点了点头。“低价焦炭和优质焦炭相比市场价格平均每吨便宜80元,按照目前的产量水平计算,相当于每月可为公司创效70余万元。”想到这里,滕振生嘴角露出了微笑。
《中国冶金报》(2023年03月21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