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世宇 孙政依
芳菲三月,春回大地,绿意开始席卷钢城,而在首钢通钢公司能源事业部冷却塔检修现场,一抹抹“蓝色”却格外显眼。
随着人头攒动,一抹抹“蓝色”被送往冷却塔内,那一抹抹“蓝色”被送往冷却塔内是此次检修的一项重要内容——安装填料。
冷却塔安装填料每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以往都是外委,但今年有些不同,一支由该事业部45名职工组成的检修“杂牌军”出现在了主战场。
该事业部轧钢作业区副作业长马晓磊说:“兄弟单位检修,我们又正好停产,虽然没有经验,但也必须支援。”
此次冷却塔检修包括拆除填料、回填新填料、更换收水器、清掏水池等多项任务,虽然是常规性检修,但对于该事业部的“杂牌军”来说,还是有很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为此,该事业部结合“任务单”制订了“工期图”,检修小队兵分两路,一路拆除旧填料,一路制作新填料,双管齐下赶工期。
刚刚冲上战场的“杂牌军”很快遇到了第一个难题,由于冷却塔被水垢侵蚀,旧填料板粘在一起,不仅重还不能整块拆除。起初,拆料小队干得又累,速度又慢,但他们边干边想出了提高效率的小妙招——自制耙子等工具、分组合作等办法,5天的工期,4天就干完了。
该事业部轧钢作业区轧钢工徐雷说:“刚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别提多慢了,又累又辛苦,但摸到窍门就快了。”
制作填料的小队也同样遇到了难题,新填料需要把一块块小蓝板粘接14层,制作成一块完整的填料,而整个冷却塔需要填充900立方米填料,就需要4万余个小蓝板制作成3000余块填料。外部气温冷,这么大规模的制作需要较大的空置厂房,该事业部停产空置的成品库成为制作填料的首选场地。解决了场地问题,下一个难题接踵而至。由于胶水味道大,粘接过程中有的职工出现呕吐现象,不能连续作业影响工期。
在得知消息后,该事业部从线材线抽调职工,加入制作队伍。在注意防护的同时,他们轮番作业,解决了人员不足的难题。
该事业部轧钢作业区作业长崔刚说:“当时线材线处于复产阶段,各项准备工作也陆续开始。职工在做好产前准备的同时,还得支援检修,但是抽调的职工,没有一个人有怨言,而且干劲很足,真的很感动。”
在回填新填料的过程中,由于冷却塔位置高,不方便运输和安装,检修小队就搭建翘板桥,人员间隔1米—2米,通过传递的方式加快作业进程。
此次检修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清掏水池,而此项工作又正赶上了雪后的降温天气,原本浸泡在水池里就很冻脚,又遇上降温,水池中5人一干就是一天,每天冻得手脚冰凉。
该事业部鼓风作业区水处理技术员陈威说:“这帮兄弟们好样的,别说站在水里,就是在外边站一天,有几个能扛得住的?我看其中的兄弟手都冻得发抖了,就是不下‘火线’,因为他下来,其他弟兄就得多干。他们真是好样的。”
负责运输废料的职工也不轻松,他们利用滑轮,把一桶一桶废料运上来,两人负责拽绳子,两人负责倒运,由于废料又重又湿,弄湿的手套也变得硬邦邦,一天干下来,腰酸腿疼。
该事业部轧钢作业区精整工林海明说:“不能休息,水里的兄弟在那站着呢,我们慢一点,他们就多站一会,午饭都得到检修现场吃,因为就这段时间暖和,下午太阳一落下,就又冷了。”
虽然作业很辛苦,但该事业部党委的关怀一直都在身边,该事业部党委组织人员将棉袄、暖宝、热水、盒饭等物资供应到现场,全力以赴保证检修人员的状态。
该事业部党委书记隋国军说:“职工在一线拼搏,后方保障必须做到位,职工心暖了,干劲就足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该事业部的“杂牌军”在这样的环境中,团结协作、争分夺秒、忘我奋战,用实际行动克服着检修中的每一个困难……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该事业部冷却塔检修告诉我们,经营生产没有局外人,无论是经营生产“攻坚战”,还是设备检修“突击战”,只要我们聚焦重点,合力攻坚,形成一盘棋思想,即使是“杂牌军”也一定会打出“正规军”的战斗力。
《中国冶金报》(2023年04月04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