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岗位上,他是兢兢业业的“工作狂人”;在工作中,他是严肃又可敬的作业长;在生产现场,他是有勇有谋的轧钢领头人。他是宝武集团中南股份特轧厂党员、棒三生产作业区的“当家人”——作业长胡学民。他积极践行中南股份党委“红当家”活动要求,视厂如家,用心用情去经营,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了“红当家”的好典范。
胡学民先后从事过精整、加热、轧钢等工作,经过现场磨炼,不仅全面掌握了轧钢相关知识,而且练就了突出的岗位操作技能,曾被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
2014年,胡学民被任命为棒一生产作业区作业长,全面负责棒一线生产工艺管理。他扎根现场,与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各班组的工艺故障原始记录,找出主要事故原因,在原轧制参数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合理的改进,棒一线的整个生产水平得到持续提高,2020年棒一线实际成材率达到了98%以上,8月份作业率达93.63%的历史最高水平,创下全国同类机组第一。
2022年,棒三线工艺装备升级改造后,在工艺调试、设备消缺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现场问题出现,产能一直得不到提升,这无疑给棒三线的员工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能尽快恢复棒三线原有的生产状态,厂领导找到了拥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的胡学民,将此重任委交予他,胡学民当仁不让接过这个任务,并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对待工作,胡学民似乎永远不知疲惫,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有6个小时是穿梭在轧线上,一边关注过钢状态,一边巡检设备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马上通知相关人员处理。即使休息在家,他也时刻关注着棒三线的生产信息,如果出现班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现场。
预精轧16号轧机到17号轧机长达30米,有将近60个通道,在长时间的生产中积有氧化铁皮将通道抬高导致经常性堆钢。胡学民发现这一问题后,充分发挥“当家”精神,利用每次检修时间,分批次将通道逐一拆下修复,既没有影响生产又处理好了问题,后续预精轧16号到17号这一段没有再出现过因为通道问题堆钢现象。
由于棒三线Φ25mm规格班产低,能源消耗大,胡学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从棒三线切分工艺角度出发,多次对Φ25mm规格进行两切分可行性调查,并于8月中旬成功将此规格实现两切分,同时实现Φ25mm规格与Φ20mm规格在1-14号轧机孔型的共用性,降低Φ20-Φ25mm规格之间转换的作业时长。最终,在实现Φ25mm规格两切分的基础上,班产突破了1800吨,同时吨钢电耗、煤气消耗得到大幅下降。棒三线将Φ25mm规格常规单线轧制升级为双线切分轧制,且一次性获得成功。
胡学民兢兢业业的“拼命三郎”的形象深深印刻在着棒三线的每一位员工心上,他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精神更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对工作要求严格,很较真,责任心强,对下属知无不言,跟他请教工作上的问题,总会想办法举些简单例子,让你瞬间明白。”“他做事雷厉风行,对自己员工宽以待人,他不喜笑,常年一脸严肃的表情,但是接触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值得深交的领导、同事兼朋友。”这是众多员工对他的评价。
在胡学民的带领下,棒三线全体员工上下同心,化压力为动力,直面挑战,逐一攻破现场难题,经过短短的6个月时间,现场工艺控制以及设备运行持续向好,月产量重新回归13万吨平台,月度煤气单耗首次突破0.44GJ/t的历史新低,日历作业率刷新降合金项目改造后纪录,达85.289%。这一刻,胡学民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陈立新 李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