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董佳倩
近期,一场连续降雨,让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金属制品公司镀锌线作业区青年安全员赵岩揪紧了心。赵岩自从7月底成为该作业区安全员后,每日他都查看天气预报,经常是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看一次。他说:“心里有底,遇事不慌。”
暴雨前的沉着冷静
7月31日上午,小雨转暴雨仿佛是一瞬间的事。“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里面传来生产一班班长急切的声音:“雨下得越来越大,大量雨水涌入厂房1号门,有可能造成收线区域被迫停机,请组织支援!”
早有准备的赵岩立即带领救援人员,从附近的仓库搬出防洪沙袋开始码垛。与暴雨争时间不仅要有力气还要有速度。作为救援队伍最年轻的人员,赵岩一马当先,左右肩同时发力,一起一落就是两袋防洪沙袋。这边忙着码垛加固围挡,那边还要随时关注潜水泵抽排水情况,赵岩把这一切安排得有条不紊。雨水与汗水的交融早已分不清彼此,短短一个小时,一场分工明确、紧密配合的冒雨抢险彻底消除了本次险情。
滴漏下的急中生智
“安全员的职责是什么?”成为安全员不久的赵岩常常自问。每一天扎根在作业现场,与生产对接,与职工对话,使他越发明白,安全就是要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和职工人身安全。
连日来降雨不断,赵岩更是时刻紧绷“安全弦”。8月6日,成品3号库位的地面上一片湿漉漉的水渍引起了他的注意,一番探查发现是厂房屋顶有一处漏雨点,虽然不明显却是绝不能放过的隐患。“产品百分百合格入库,也必须保证产品百分百合格出库,如果产品受潮生锈不仅影响客户使用体验,企业形象也会受到影响。”赵岩心想。
外面正在下雨,修补漏点是不现实的,时间不等人,只能采取应急措施。赵岩与几名职工找来塑料布,将漏点附近的成品从上到下包裹得严严实实,然后又在漏点处加装了临时接雨装置。看到漏雨点控制住了,赵岩别提多开心了。“书上讲到的安全理论知识很多,通过实践才发现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更坚定了我当好安全员的决心。”赵岩说。
《中国冶金报》(2023年08月15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