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高益芳
7月30日虽然是周末,但河钢集团石钢公司炼钢厂供料工段段长池文中早早地出现在生产现场,为马上将要冶炼的高端品种钢所需合金、渣剂辅料(石灰石、白云石、增碳剂等)做准备。由于钢铁企业连续生产的特殊性,节假日石钢依然有很多职工坚守岗位组织生产,池文中就是其中一员。
当天早会之后,他逐项核对当日要完成的几项重点工作。身旁的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的工作内容。为炼钢厂两座电炉和多座精炼炉提供“口粮”,就是池文中的日常工作。
作为一名具有30年党龄的党员,池文中经历了石钢的“普转优”“优转特”,让他更自豪的是自己参与了石钢由长流程转短流程的过程之中。炼钢厂投料系统的近20条皮带、100多个高位料仓、20多个合金钢仓的精准上料和计量,是池文中最好的见证。
这两座电炉,是石钢率先引进国际节能、环保、高效的双竖井废钢预热直流电弧炉,可利用生产余热将废钢温度提升到600摄氏度以上,由此缩短废钢熔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在外行人听起来名字颇为拗口的专业设备,都是为了实现河钢石钢生产过程中一个根本性的转变——长流程转短流程。”池文中说。相较长流程,短流程省去了传统钢铁行业多道高污染物排放工序,这一生产流程的转变,是石钢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对池文中而言,则多了一份“五味杂陈”。因为他进入石钢工作30多年来一直服务的炼铁高炉“不复存在”了。
“以前我是负责给炼铁高炉供料的,到新厂区后没有炼铁了,我就负责给炼钢电炉供料。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我和供料团队而言,虽然称不上隔行,却也是一次全新的学习和考验。”池文中感慨。
“给炼铁高炉供料,原料主要包括焦炭、铁矿石等几种。虽然每天供应量很大,体力上比较累,但原料种类少,相对容易掌握。”池文中说。给电炉供料,原料变成了废钢和合金。由于各类特钢性能不同,冶炼时需要添加的合金种类也大不相同。电炉冶炼要在出钢的短短几分钟内对钢水进行合金投料,过程中任何一点差错就可能导致钢水因为成分不合格被判废,同时造成生产上的延误。
为了尽快熟悉这些合金的外形和性能,池文中带领投料系统员工加班加点学习,实现了对上百种合金材料了然于胸。
在池文中的带领下,供料工单不仅优化了20多套设备,实现了20多种合金料、渣剂的高质量精准装仓,做到不混料,保证了电炉、精炼炉和RH炉物料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助力了炼钢厂电炉效能提升。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石钢电炉上投料系统的升级,目前供料系统也实现了自动化上料、自动分配和自动计量。
石钢新区成立3年来,相继获得“环保绩效A级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数字领航企业”称号,这些国家级称号成为石钢发展最好的诠释。回首这些年的工作,池文中觉得能够为石钢绿色转型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十分幸运。未来,他还会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为石钢的高质量发展发光发热。
《中国冶金报》(2023年08月22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