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二转炉作业区机械点检员 彭俊源
在单位,他是同事眼中的热心人,永不疲倦的“发动机”,设备点检队伍的中流砥柱,一个在创新路上“狂飙”的转炉设备点检人。
由“小白”升级为“专家”
刚步入炼钢厂转炉设备点检队伍的那段时间,从技校毕业的他很不适应,特别是面对各种复杂的设备点检,让他束手无策。短暂的迷茫没有消磨他的锐气,反而激起了他不服输的斗志,激发了他学技术钻业务的信心和决心。
他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机械原理、焊接技术案例分析等专业书籍,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熟就练。分析设备故障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消除设备故障,经过几年的实践磨练,很快他就成为了转炉设备点检和维修的行家里手,他的铆焊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焊工高级资格证书,成为了同事公认的“铆焊专家”。
他谈创新的初衷
在炼钢厂转炉各主体设备之间,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无论是深夜凌晨、还是刮风下雨,只要转炉设备突发故障,他总能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理。长年累月,“早出晚归”成为了他家人的心病。
“回到家中,女儿要么已经睡觉了,早上很早我又来上班了,孩子经常问她妈妈,‘爸爸去哪儿了,好久没送我上学了’,每到此时,心里都不是滋味。当设备出现问题之后,不管几点发生问题,我都是第一个赶到现场,非常辛苦非常劳累,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也不让自己受累受苦,那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对经常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创新改进,晚上回到家也能睡个安稳觉,对设备改造的越多自己的成就感也越多。”谈起创新的初衷,他感叹颇多。
在创新路上“狂飙”
可谁又能想到,从此他如同一辆飞速行驶的赛车在创新的这条跑道上一路“狂飙”。为了提高设备正常运转率,他对汽化管道泄漏创新性使用带压焊补工艺,该工艺大大减少了管道泄漏处理过程中带来的热胀冷缩现象,不仅大幅缩短了焊接时间,还延长了汽化管道使用时间,为转炉高效生产提供了强力支撑。
为消除转炉散排问题,他深耕现场,在二炼钢三座转炉密闭室、烟罩本体、辅料加料系统等设备现场挖问题、找方法,制定了控制转炉散排具体的设备改进方案。从前期的现场测量到中期的绘制整改图纸,再到后期的现场焊接安装,经过近一个月的攻坚克难,二系列三座转炉散排问题最终得到了有效控制。
彭俊源说道:“如果我的创新能解决工作的实际问题,能让公司发展变更快,对我来说就是工作的意义。在创新的路上‘狂飙’,比起那些拥有多项创新的大师们,我可能还‘飙得不够狂’,我将在创新的路上继续探索,捕捉创新创造的每一个机会与灵感,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对得起这个‘狂’字!”( 陈进 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