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肖红琴
穿上工装,他们是最亲密的同事;脱下工服,他们也是普通的父子。
中国有句俗语叫“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近日,在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队伍中有这样一对“父子兵”,他们之间鲜有父子间的嘘寒问暖,多的是同事间的叮嘱提醒,在赛场上的他们,比拼着专业技能,他们是竞技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父亲叫罗军,儿子叫罗清云,都是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废旧物资分公司二车间机械班的职工。说起这对父子,既令人羡慕又让人佩服。
罗军从事装载机作业驾驶22年了,在该公司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装载机驾驶员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为了冠军目标,没有气馁的他,继续不断学习,经常坐在装载机驾驶室琢磨操作方式,按照操作程序一遍遍地练,直到手上磨出一层层老茧,确保自己无论是平整场地,还是发货,都能又快又稳。凭借着精湛的技术,罗军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在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装载机驾驶员比赛中一举拔得头筹,这也是他送给自己从事装载机驾驶第20个年头的最好礼物。今年,他携手儿子再次走上竞技场,最终与儿子双双榜上有名,罗军第二,罗清云第三,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老子英雄儿好汉!
“我是一名老员工,也是一名老党员了。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亲眼见证了企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罗清云能够接过我手里的接力棒,认真学习技术,积极投身到企业的发展中去。”谈到儿子,罗军动情地说。
罗清云2000年出生,受父亲的熏陶,从小就喜欢各式机械,在十九冶技师学院学习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汽修专业。“我要像父亲一样,认真钻研技术,一心扎根渣场,用精湛的技术去实现理想。”罗清云并未辜负父亲的期望,参加工作3年,学习装载机驾驶仅2年的他,第一次上阵,就硬是从高手如云的竞技场上脱颖而出。
如今,这对父子已经共同在该公司渣场工作了3个年头,罗清云也从当初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的操作手。在工作中,父子二人并肩前行,用技术书写人生,为渣场高质量发展无悔地奉献自己。
《中国冶金报》(2023年11月14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