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董佳倩
为了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同时打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推动河钢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一场降成本、降费用攻坚战于今年第1季度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金属制品公司打响。在该公司,一群斗志昂扬的青年职工以“三个量化”(量化差距、量化措施、量化目标)为中心,发挥集体智慧,勇破产线难题,让青春之光在降本增效的一线闪亮。1月—2月份,他们“青”尽所能,聚焦降本增效,推动镀锌线吨钢综合边际贡献分别达到112元、127元。
设备增效“看准靶子射箭”
3月2日下午,《中国冶金报》记者来到该公司镀锌线作业区,在明火炉出口附近看见一套“复镀装置”设施。据该产线的工作人员介绍,该设施经过1个多月的平稳运行,如今运转得越发“娴熟”,废丝经过它一“折腾”立马变成了宝贝,可将产线成材率提高0.16%,年可创效30万元以上。
“降本增效要看准靶子射箭,聚焦降成本、降费用的核心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设备创效工作上。”金属制品公司设备环保部部长啜占军分享着自己的心得。为了更好地在一线落实降本增效工作,啜占军聚焦设备增效,大力推进“避峰就谷”用电管理办法、设备点位润滑优化制度、三维度点检法等,使运转设备和在停设备实现无缝衔接启用与适度保养,让设备设施效能得到最大程度释放。与此同时,他还牵头实施了卷材收集小车轨道改造、上料架引线管材质优化、捞渣抓斗装置上新、酸液二次利用管道搭建等技改项目,不断提升生产现场的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降本增效、设备先行。好的设备不仅能保证生产稳定顺行,而且还能创造无限价值。”看着产线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啜占军坚定地说。
降本攻关“一根针扎到底”
“8号镀丝表面有锌瘤,抹拭压块出现磨损,要马上更换。”3月5日,《中国冶金报》记者再次走进该公司镀锌丝生产线时,看到该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孟书锋正边查看镀锌丝生产情况边和身边的同事沟通。
除了负责产线上的日常工作外,孟书锋还肩负着成材率指标、酸洗成本、天然气降耗和上锌量控制4项降本攻关课题。“这4项指标对成本影响大,必须‘一根针扎到底’,不求最好、只求更好。”他说。为此,他一方面带头实施降低拉丝和镀锌断丝率攻关、稳定含酸废水pH攻关、普锌镀锌丝+5克稳定率攻关、改善天然气燃耗效率攻关等30余个项目;另一方面深入现场亲自指导岗位职工操作技巧,各项指标呈现逐月向好态势。同时,他结合岗位操作实际,进一步优化上锌量抹拭压块更换方法,使更换时间缩短了2分钟,废丝产生量减少了40%,4个生产班组的上锌量控制偏差均稳定在5克/平方米以内,产品质量日益稳定。
如今,该产线上锌量+10克/平方米稳定率达到99%、上锌量+5克/平方米稳定率达到62.24%,达到行业先进控制水平。“3月份,我们将开展‘精控制降锌耗’劳动竞赛,让上锌量控制精度进一步提升。”孟书锋信心坚定地说。
打通市场关口亲力亲为
3月6日一大早,金属制品公司营销管理部副部长高阳就来到销售部门对接相关业务。“我有拼劲儿,也有相关工作经验,必能成功打通市场关口。”谈及打造独立市场创效单元的目标,高阳充满了信心。
高阳负责的工作是高碳材料、锌锭等主要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一进一出”恰好紧扣市场两端关口。怎样择优选定原料厂家,实现质优价廉?怎样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提升产品售价?这“一降一升”是高阳常常思考的问题。从原料厂家选定、走通采购流程、原料运输到市场调研、客户走访,他都亲力亲为,有时1个采购流程往往需要跟进1个月之久,有时调研市场动态常常忙到深夜。他明白“万事开头难”,但也深知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2个月来,高阳已全面打通原料采购环节,圈定了几家可靠源头厂家,助力原料供应得到保障。在营销拓市方面,他不仅与客户群体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而且市场敏锐度得到快速提升,能够根据市场动态提出最优的生产组织建议,为实现采产销综合效益最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他的助力下,该公司2月份镀锌丝客户满意率稳定在100%。
《中国冶金报》(2024年03月13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