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创新,能够变废为宝,创效几百万,重庆钢铁物流运输部区域工程师陈乾把这个“异想天开”的事情变为了现实......
以前,重庆钢铁废钢加工中心应急堆场堆积钢渣2000余吨,因钢渣堆积过多,占用场地大,急需处理。
这钢渣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废钢经过抓钢机处理后,会遗留单个体积较小的废钢和渣灰,这部分渣料含钢量极高,但目前无法利用,只能当作矿料处理,白白浪费大批量的钢成分。
作为一名专业的设备技术人员,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提出优化思路及方案是陈乾每天反复琢磨的事情。通过观察分析废钢加工中心废钢处理方式和流程,陈乾发现,将钢渣变为废钢利用,其差值在1300-1700元左右,2000余吨的钢渣筛分出来,即可获得可观效益。
为此,陈乾便开始仔细琢磨,如何有效回收渣料里面的钢成分?带着这个问题,陈乾利用工余时间与作业区的人员交流探讨,最终决定发明创新改造振动式钢渣筛分装置。
点子有了,接下来就是行动。陈乾联合设备维护人员利用现有振动给料机、振打电机及附属设施,自主设计、制作、安装振动式钢渣筛分装置,用废旧钢坯做底座,250MM工字梁做立柱,加上库存的皮带机振动筛压簧连接、圆钢制作筛分网格、简易的控制程序,仅用8天时间,就完成了装置制作安装试车,实现了钢材和渣灰分离。渣料出钢率从0%提高到80%,实现废渣再筛分再利用从无到有的突破。
在后续的使用中,由于原设计塞孔较小,造成筛分效率降低,陈乾带领项目组委托设备作业检修人员进行改装,重新制作筛分体,将原有的筛分网格直径提升一倍。改造升级后,不仅节约了外委人工费约9000元,其筛分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该筛分装置完成了2000余吨钢渣筛分,创效约60余万元。该创新项目实施后,陈乾通过项目总结,申报了发明专利。陈乾的这一创新,省去了30万元购置设备的费用。(李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