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蔡晓霞
“水泥分公司降本工作取得阶段成效,4月—6月份持续实现控亏目标,同时矿化剂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水泥综合熟料掺入比,5月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掺入比为58.50%;6月份综合电耗为38.58千瓦时/吨达到了今年初以来最好水平。”近日,水钢博宏公司领导在周经营生产管理例会上对水泥分公司第2季度以来的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一串数字的背后,饱含着全体“博宏水泥人”的努力与艰辛。今年初,利润为负的数据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他们的肩上。为了移走这座“数据大山”,“博宏水泥人”不服输也不气馁,用智慧和汗水让数据渐渐由负转正。
“支部就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们要围绕今年控亏目标预算和经营目标,按照指标攻关方案,班子成员一人认领一个攻关组,让‘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人人挑’落到实处。”在4月份攻关方案启动动员会上,水泥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张耀发出了动员令。
在攻关的日子里,水泥分公司机物部部长黄鑫脑海里都是数字,甚至吃饭走路的时候也在计算着各种数据,按照水泥分公司“先算后干,边算边干”的工作要求,结合销售市场预测及水泥库存、成本核算等指标,核算出最合适的点,选择最优的生产组织方案,力争达到降本的最好水平。
降本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过程控制,为了做好过程控制抓好6号水泥磨技术指标提升工作,攻关团队从设备方面进行攻关,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设备点巡检,降低设备故障率。同时,他们还对工艺操作严加管控,跟踪工艺参数的变化,结合操作流程,对可改进的地方进行优化。通过小改小革,他们将变形、规格达不到参数水平的设备全部清理掉,提高研磨机研磨效率。为了提高辊压机运行效率,他们还对辊压机辊面进行堆焊和辊缝调整,改善物料的挤压效果,提高细粉量,为研磨机扩大台时产量奠定基础。
“攻关攻的就是难点、堵点,这些点畅通了一切就好办了。”水泥分公司准备车间主任卢凤林介绍,磨尾提升机扬尘点给研磨机台时产量扩大造成难以突破的“瓶颈”。在攻关台时产量扩大“瓶颈”过程中,风机风量一增大,磨尾提升机处的扬尘点就会出现扬尘,操作工就只能选择保守操作方式。为了突破这个“瓶颈”难题,卢凤林、罗奎带着维修班职工张井洪、郑云、杨胜文等对出磨斜槽及除尘管道等进行改造。改造后,操作工就不再担心扬尘点再冒灰从而大胆操作了,为台时产量扩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一系列攻关下,该分公司截至6月份台时产量扩大至了140吨/小时,破历史纪录。
为了降低水泥综合电耗,水泥分公司职工秉持“节约1分钱也是钱”的理念,从分时段电价里面去“淘金”,充分利用谷段时间组织生产,每吨水泥产品电费节约可达7分钱,每月为水泥分公司节约电费10万余元。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综合电耗,我们又从设备上去挖潜。”卢凤林介绍,在降低综合电耗攻关过程中,通过对放风除尘器的斜槽进行改造,由于斜槽进料端角度小,导致物料爱堵塞,必须使用两台风机才能满足生产要求。于是,卢凤林决定对设备进行挖潜,他和罗奎利用错峰检修的有利时间将斜槽提高200厘米,使用1台风机就能满足生产要求,物料也不堵了,同时还撤销了1台风机,每月可节约电量960千瓦时。
在降本过程中,水泥分公司干部职工始终相信“聚沙能成塔集腋也能成裘”。为了进一步降低水泥产品的综合成本,该分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安装小料仓等完善喂料装置及小磨试验,成功推广使用矿化剂,使熟料掺入量进一步降低,从而降低水泥综合成本2.66元/吨。
“我们要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销售攻关道路上,该分公司销售团队在队长徐卫红的带领下,走市场串乡镇,通过不懈的努力,于4月份将之前丢失的一家客户争取了回来,每个月多销售1.2万吨水泥。为了拓展市场,该分公司销售部门人员通过借鉴同行经验,建立微信群并分配专人管理,为拉水泥的师傅答疑解难,提高水泥装车服务效率。在水泥分公司销售团队周到的服务下,更多的客户被吸引了回来。在拓展客户的路上,销售团队还有一个制胜“法宝”,就是及时和客户质量部门沟通,随时按照要求改进产品质量,满足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这样下来,客户就可以少做几次检验,实际综合成本得以降低。在他们的一系列“暖心”服务下,受市场环境影响丢失的客户又重新回到了“博宏水泥人”的“怀抱”。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横向对标、纵向找差攻打指标,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让职工看到希望就是水泥分公司最大的希望。”水泥分公司负责人于雷说。
《中国冶金报》(2024年08月21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