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机械设备区域工程师丁中文
从业13年每一炉钢水的冶炼
都凝聚着他的汗水和努力
严谨、完美、极致的态度和行为
用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
践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执着专注、传承创新的工匠精神
荣获2024年中南钢铁第三届“中南工匠”
精益求精的“工匠”
丁中文是一个年轻的技术人员,但在同事们的眼中,他是个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匠人”。
工作十年多来,他一门心思扑在设备维护和改进工作中。炼钢厂350t行车主升降行星减速器轴端磨损漏油问题一度是困扰生产稳定顺行的难题。面对这个难题他没有退缩,带领设备人员将减速器端盖、密封进行拆解、分析、讨论;一边查阅资料、寻求厂家技术支持,一边反复研究减速器端盖密封结构,针对性设计出了一种减速器密封装置,解决了行星减速器轴端漏油问题。该装置有效避免了因漏油而更换减速器,延长了行星减速器使用寿命,创造了180万元的经济效益,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1项。
注重实践的“闯将”
丁中文常说:“不光要在书本中学,更要在实践中学。”在他看来,工作经验是慢慢积累起来的,看一遍不如做一遍。炼钢厂350t行车承担着熔融金属吊运的重任,其安全制动器是行车安全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制动器管路频繁出现泄漏且处理时间长,生产顺行受阻。
他牵头组建攻关团队,深入生产现场细致研究分析,对安全制动器液压管路进行优化,取消制动头与主管之间的硬管和卡套式接头,使用软管连接,接头采用“H”型接头,管路接头减少6个,彻底解决了安全制动器管路漏油问题。他巧妙地通过优化管路、增加阀门和液压站使液压系统实现冗余控制,大幅提升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该项目输出发明专利1项。此项创新成果获评公司“优秀岗位创新成果”三等奖。
薪火相传的“干将”
技术出众只能称之为“工”,做好技术传承才能称之为“匠”。“一个人业务的提升只能使出一份力,只有大家都提高了,团队的技术力量才会提高。”他经常对技术点检员这样讲。
为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丁中文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不拘形式,不仅细心编制培训材料,还亲自担任讲课老师。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他还会在实践中向“徒弟们”演示,将自己所学知识和工作中的心得倾囊相授,并手把手进行现场辅导、实操教学。同时还向员工们传授专利申请、技术秘密撰写的“诀窍”,以及设备检修的丰富经验。他带领设备团队先后完成了360t、160t、150t等7台大型行车的安装,以及20t、125t等11台行车的升级改造。申请了《提升冶金起重机编码器安装精度的装置》等12项发明专利和《一种桥式起重机大车止轨装置》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张颖 丁中文 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