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城钢铁公司炼铁厂烧结车间
有这样一位“创新之星”
他勤于动脑动手、勇于责任担当
到烧结车间仅一年多
就让车间设备运行质量有了大的改观
他就是设备管理主任师
张桂林
靠得住的设备“医生”
39岁的张桂林自去年从事烧结车间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后,他潜心专研,全身心投入到设备管理和改革创新工作中去,很快就成了车间靠得住的设备“医生”。
他坚持“体系化运行、精细化管理、智慧化发展”思维,借助设备专项检查、设备隐患排查、设备找茬等手段,围绕降低设备故障率重点开展专项活动。1-9月份,烧结车间事故次数同比下降50%,故障台时下降39%,备件辅材费用下降5.1%,烧结设备月平均作业率创近5年来最好水平,车间设备精益管理成效显著。
干劲足的创新“带头人”
“无论什么工作,都要干好,这样才对得起这份职责。”张桂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4年,他围绕保持烧结设备高效运行,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两项岗位创新项目,分别获得公司岗位创新成果二等奖和优秀奖。
他平时喜欢沉浸在“设备的海洋”里。在烧结机检修期间,面对单辊篦条更换作业空间狭窄、耗时长、步骤繁琐等难题,他琢磨着将单辊进行改造,使更换操作变得简单、高效。改造后,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检修时长,提高更换效率,年可降本45万余元。
言传身教的创新“领航人”
张桂林觉得,“破圈”的本质没有捷径,深耕自己才是关键。每个人都是创新的“火种”,创新精神也是点亮自己去影响带动更多人。
他借助公司岗位创新平台,主动引导新进大学生开展岗位创新活动,经他指导后,有位大学生参与的项目获得公司创新成果二等奖。他自己也先后发表论文6篇,获得专利发明7项,全部应用到烧结生产实际当中,助力烧结车间设备稳定运行。
在他的影响下,烧结车间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设备小改小革工作中,更好地提升烧结设备自动化水平,为创新创效做出更多贡献。(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