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城钢铁公司钢轧厂坚持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将“降本增效”贯穿到现场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是尚未察觉的隐患,坚持“有问题必须解决,有困难必须克服!”
“顽疾”与“蚂蚁”
棒三产线六轮导卫冷却水管的安装和使用问题,一直是棒三工艺优化的“顽疾”,阻碍产线效率的提升,影响产线成本控制。
原来的水管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冷却面积严重不足,无法有效降温,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且冷却水管安装工作繁琐,经常需要修修补补,让职工伤透了脑筋。
轧钢区工艺主管汪文敏发现问题后,围绕六轮导卫冷却水管做了“大量功课”,修改了十多稿改造方案,但专业研讨后,还是觉得达不到理想效果。此时,汪文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南墙”与“执拗”
“顽疾”没有得到解决,汪文敏意识到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方向有所偏离。思路错了就调整思路,方向偏了就换方向。面对这堵“南墙”,汪文敏凭着一腔“执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冷却水管改造好。
她虚心请教安装冷却水管的职工,认真做好笔记,又将笔记对照图纸核对校正。经过二十多个日夜的钻研和反复推演,她创新性地提出使用集成水管。改造后,以往复杂的安装流程变得简单快捷,大大减少工作量,且确保了冷却效果的稳定输出。
“可别小看冷却水管的改进,它可藏着不小的降本空间呢!”现场安装冷却水管的职工忍不住夸起了改进效果。冷却水管优化后,一年可节省维修费用和备件更换成本超58万元。(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