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节刚过,各大钢铁企业基层职代会陆续闭幕,进一步明确了新一年企业基层一线发展新方向、新规划。乙巳蛇年各大钢铁企业基层单位的新规划,到底新在哪?为同广大基层读者一起探寻钢企基层新年发展新趋势,本版本期特推出《基层发展新观察》,以飨读者。
柳钢冷轧板带厂深化精益管理力求新突破
本报讯 近日,笔者从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轧板带厂获悉该厂将按照该集团“精益管理年”活动要求,全力聚焦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三化”转型方向,积极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在多个关键领域深化精益管理,力求取得新突破。
该冷轧板带厂计划采取一系列变革和转型举措。一是加强数智赋能精益管理,促进冷轧管理水平向精向优提升,以全面推进精益管理为重要抓手,坚持整体性、长期性、系统性,通过标准化建设持续发力,同时继续完善冷轧厂精益体系建设,继续细化“五大精益”模块具体推进措施,通过数智化手段推动成果落地。二是强化生产运行管理和算账经营,奋力实现全年产量和成本目标,持续优化改进合同交付进度跟踪管理、质量指标实时预警管理,对冷轧厂各工序要点进行明确管控,深入优化生产流程,持续推进精益生产,取消没有附加价值的步骤,如减少物料移库倒垛、优化作业顺序、缩短等待时间等,提高整体生产效率。三是以项目化推进为契机,加快推进品种创效转型发展,继续推进冷轧汽车用钢、新能源用钢增产提质,继续加强市场拓展、质量改善、生产提效,加快实现品种目标。四是坚持质量“一贯制”,不断提升质量水平降低质量损失,以降低废次等为抓手,通过上下工序协同联动,开展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五是强化设备基础管理,加快设备更新换代、产线焕新升级,加强设备点检工作及故障措施的落实监督,拓展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广度和深度。六是加快数字平台开发,推动冷轧“智能化”发展,继续优化“AI(人工智能)数智钢卷成本”平台,完善各个机组生产数据的采集和质量数据分析,对成本数据进行进一步开发,通过成本模块指导产线进行排产。七是推进环保设施改造,打造“绿色”冷轧,启动保护绿色循环协同降碳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满足品种项目用氢需求,助力冷轧工序低能耗绿色转型。(叶有兴)
攀钢钒炼铁厂3项新重点打造“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冶炼一流工厂”
本报讯(记者孟祥林 通讯员向军)2月10日,鞍钢集团攀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2025年该厂认真贯彻落实集团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聚焦3项新重点保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向着打造“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冶炼一流工厂”目标前进。
一是坚持党建赋能。该厂将突出抓好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一方面聚焦党建主题活动,围绕重点难点工作组建党员突击队,引导党员在生产组织、降本增效和环保技改等工作中干出成绩,确保各级部署在“一线阵地”执行到位;另一方面突出抓好共建共享工作,聚焦职工急难愁盼,继续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同时开展全员劳动竞赛和“群创”活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二是坚持狠抓落实。该厂将系统做好铁焦烧生产平衡、原燃料管理和设备技改等各方面工作,确保高炉高效低耗平稳运行,生产经营指标持续提升。同时,该厂计划完成高炉、焦化、烧结三大工序降本目标任务,对外要在采购降本上攻坚突破,加大对性价比较高的其他区域原燃料的采购力度,压降采购价格提高成本竞争力;对内瞄准降本目标,抓好配煤配矿结构优化和高炉经济冶炼,开展三大工序成本攻关,将措施、目标落实到班组、岗位并按月督导提升,确保实现“跑赢自身,跑赢大盘”的低生铁成本目标。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该厂将一方面围绕高炉稳定顺行,攻克形成一批原创性、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技术成果,推进炼铁工序提升钒钛矿比例等6大关键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炼铁厂创新发展再添新动能;另一方面推进深化改革攻坚,构建以“铁焦烧多产线”为核心的全价值链一体化精益流程,推进专业化整合及扁平化管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能。同时,该厂将健全完善“采购+冶炼”“化产+销售”联动考评机制,增强供产销协同能力;推进风险防控攻坚,全面推动安全治理模式朝事前预防转型,筑牢依法合规安全生产底线。
本钢板材营销中心以新思维探索效益最大化新路径
本报讯 今年初以来,本钢板材营销中心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计划用新思维、新方式,从产品产线、流向、渠道等多个维度出发,努力探索效益最大化的新路径。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精准制订营销策略。该中心通过深入全面分析国内市场和用户特点,根据市场需求的稳定性和产品效益的显著性特点,明确了重点产品和重点用户分布,将资源有针对性地投向市场需求稳定、产品效益显著的区域市场,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避免资源浪费。
二是以效益为中心,精准产线定位、调整产品结构。为拓展创效空间,本钢板材营销中心积极调整产线和产品定位,通过减少热轧产品、最大化冷系规模,确保提高综合产品售价和提升整体效益水平。同时,该中心将加大“销产研财”的联动力度,销售人员将不再仅仅满足于签订合同,而是将深入市场一线,将市场需求、用户需求与生产经营有效对接,既要关注引领市场的高端产品,如超宽板、高强钢、电镀锌等,又要重视大批量、效益稳定的常规产品,如汽车板、集装箱、管线钢等,以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是持续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积极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和质量改进。该中心将按照市场先行、研发跟进、现场随动的原则,继续增加高端产品供货比例,积极开发新车型、提升整车供货能力,确保产品实物质量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与认可,打造自身品牌优势。
四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营销服务理念,提升客户服务效率和质量。该中心将通过精准分级、差异化服务及聚焦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措施,成功打造高效协同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许海凌)
钢城集团废旧物资分公司提升5个能力争创新佳绩
本报讯 春节刚过,攀枝花钢城集团废旧物资分公司紧盯生产任务目标,集中力量提升5个方面的能力,争创新佳绩。
一是提升安全监管能力。该公司计划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开展安全学习,切实使“安全第一”的理念入脑入心,从思想、管理、隐患整改、事故处理等方面入手,及时落实问题整改。针对“急难险重”生产任务,该公司将指派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监护,抓好生产过程的“跟盯守”,杜绝违章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二是提升生产组织能力。该公司将优化生产组织,有序推进磁选、运输、打砸等各系统科学运行,不断完善转炉渣翻渣、打水热焖、钢渣提质、钢渣打砸分选、铁粉球磨分级、烘烤等工序标准。在生产组织上,该公司以“均衡、稳定、优质、高效”为原则,强化生产过程的组织与控制,把月计划细化到每天、每班,努力提高生产作业率和小时产量,以日产保月产,确保产量稳定。
三是提升成本管控能力。该公司计划一方面以“提质降本增效”为落脚点,加大成本指标考核力度,推动各项成本持续降低;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单机成本核算,激发全员参与降本主动性。
四是提升市场营销能力。该公司将持续加强市场研判,“精准”把控价格变动周期和规律,实施不同品种、不同粒度、不同含铁量产品的差异化销售。同时,该公司一方面“准确”归类客户群体,坚持以实体客户为主、贸易客户为辅的销售总基调,培育并维护好大客户群体,力争供需总体稳定;另一方面发挥铁粉销售的区域主导作用,提高“定价权”和“话语权”,提升销售率。
五是提升保产服务能力。该公司计划持续提升服务攀钢的能力,引导职工转变服务观念,深度“融入”攀钢产业链,密切关注工艺变化,积极参与、配合甲方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赢得甲方的支持和信任,成为不可或缺的协作单位。同时,该公司将积极开辟资源回收新路径,探寻甲方服务新需求。(肖红琴)
承德钒钛钒钛事业部聚焦产线力争降本降费新突破
本报讯 新春伊始,河钢集团承德钒钛钒钛事业部深度聚焦产线生产效率提高,致力于推动产线降成本、降费用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
该事业部计划充分发挥产业特色优势,坚持聚焦产线、发力高端的经营理念,扎实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成本结构。该事业部聚焦产线增钒增效中心工作,从产品结构、售价、效益等方面进一步量化目标和举措,深度挖掘各条产线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提升创效能力。同时,该事业部计划紧扣降成本、降费用工作,以氧化钒产线、钒合金产线、钛产线为重点对标单元,围绕产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对标行业一流,查找不足和短板,汲取先进经验和做法并转化为推动钒钛产线降本增效的有力措施。
结合钒钛产线生产组织经营规划,该事业部计划组织技术骨干成立产销研攻关组,从工艺环节到产品包装设计、从市场分析到资源配置等方面深化产线与市场的无缝隙对接,同时充分发挥产线装备优势,密切关注沉钒压滤机、原料球磨机等重点设备,持续优化提升工艺技术,确保设备运行稳定,为进一步降本增效提供强有力支撑。 (陈洋 刘立新)
马钢生态修复公司今年拟完成50万平方米排土方量、新增245亩水稻田建设
本报讯(记者章利军 通讯员王汉强)2月初,春节后刚一复工,马钢矿业生态修复公司便以“算账经营、绿色发展、创新管理”为核心理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
该公司计划继续坚定实施“生态修复+”发展战略,聚焦生态修复特色主业,致力为矿山开采和矿业开发提供全流程、高质量的生态修复解决方案。该公司一方面加快推进安徽省第一个尾矿库消库工程——拐冲尾矿库回采项目,通过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推进施工安全标准化施工管理精细化、施工流程一体化建设,同时采取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针对性举措,优化回采组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有效解决皮带运输系统瓶颈问题,大幅提升运输效率和装车能力;另一方面全力推动东山采矿场地质环境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60亩生态土地复垦),通过采用无人机播撒种子与复合肥的方式优化施工方案,并加强项目进度跟踪,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预计今年全年完成50万平方米排土方量及新增245亩水稻田建设。
该公司将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秉持“算账经营淬极致,协同共享创价值”理念,全力开辟新市场。
《中国冶金报》(2025年02月12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