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秉持“人才兴企”的发展战略,通过“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等系列举措,不断厚植青年职工成长成才沃土,全力锻造一批本领强、能战斗、用得好的青年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动能。
良师护航 点亮薪火相传“灯塔”
“提高大车与小车间的衔接速度,吊运效率还会再提升。”数十米高的操作室内,有着20余年驾驶经验的翟斌在为徒弟杨罡手把手教授天车吊运操作要领。曾多次斩获该公司技能大赛冠军的翟斌积极参与“师带徒”活动,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已培养出12名优秀徒弟。
完善的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是推进“师带徒”工作重要支撑。该公司制定大学生新工《师带徒管理考核办法》,以培养专业化技术、操作人才为导向,创新实施“一二三”培养模式,按照一年熟悉工作、两年提升技能、三年独当一面的培养目标,结合岗位需求和专业特长,制定个性化、定制化“师带徒”方案。在选择师傅时,全面考察师傅的技能等级水平、学历、工作年限、综合素质等,同时将各单位技术标兵、岗位能手、劳模工匠纳入师傅序列,实现优中选优。建立“十大”、“三优”评比活动(即:十大优秀师傅、十大优秀徒弟、十大优秀带徒案例),通过正向激励机制、阶段化考核等举措,形成“师徒结对”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该公司新入职大学生实现“师带结对”100%全覆盖,在技术、操作等关键岗位涌现出一批朝气蓬勃、好奇善研的新面孔。
搭台唱戏 助力逐梦杨帆“远航”
“结好对子,更要搭好台子,让大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实现自我价值”。为了让优秀人才“破土而出”,该公司坚持把“硬岗位”拿出来,让“好苗子”动起来,让更多大学生人才在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等关键岗位崭露头角、发光闪光。
该公司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给青年人才压担子、给位子、铺路子,结合大学生青工专业特长和出色的学习能力,分领域、分层次、分专业参与到产品研发、设备智控升级等重点工作和创新创效攻关活动中。依托技术比武、青工创新创效、技能培训等,抓好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建立更加科学适配的岗位用人机制,实现人才与岗位的“双向奔赴”,全力锻造一批本领强、能战斗、用得好的青年人才队伍。
据悉,该公司已制定“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及先锋号个人”等10多项表彰办法,用于激励、鼓励产线职工奋勇向前,为培育与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职工队伍不断蓄能。(王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