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员工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才能汇聚起强大的力量,推动车间不断向前发展。”炼钢厂准备车间党支部书记任海,是员工们从心底认可的贴心人。
暖心沟通,化解疑虑
2024年12月,重庆钢铁公司实施机构改革,炼钢厂铁水作业区变为准备车间。这一变革带来了业务、职能职责和人员的 “三变”。部分员工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工作岗位,去迎接全新的挑战。新环境和新岗位让不少员工满心疑惑,不理解的情绪在车间悄然蔓延,这无疑给正常生产带来影响。
任海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情况,立刻开启了“点对点、一对一、面对面”的谈心模式。他像一位知心朋友,坐在员工身边,认真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需求和困惑,用温暖的话语安抚大家不安的情绪。他耐心地解释岗位变动的原因和目的,眼神中满是真诚与关切。同时,他毫不吝啬对员工专业技能的肯定,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多和经验丰富的同事交流学习,去勇敢适应新岗位。
一位员工在和任海交流后感慨:“书记和我谈话的时候,让我感觉特别亲切,也毫无保留地说出了心里话。心里的困惑解开了,也感受到了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关怀。到了新岗位,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为车间发展出一份力。”
提前谋划,攻克难题
2024年年底,炼钢厂实施脱硫业务回归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任海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前介入,做足准备工作。
为确保脱硫生产平稳过渡,从2024年6月起,他就精心安排,每个轮班抽调一名骨干去学习脱硫工艺及操作,以加强对该区域的全天候管理。12月中旬,接替人员陆续到位,考虑到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的实际情况,他又发挥“传帮带” 作用,组织前期抽调的骨干对新岗位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他和骨干一起在现场手把手教学,确保新员工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操作能力,顺利完成了脱硫业务回归承接。
任海还牵头组织技术骨干攻克脱硫搅拌系统散尘问题。他们增设抽尘管道,用吊挂石棉布密封搅拌框架最下层,用钢板密封框架顶部空洞。经过一番努力,搅拌孔大量冒灰的难题成功解决,灰尘量下降约90%。如今,在任海的带领下,准备车间正按计划推进区域整体散排治理工作,全力朝着超低排 “创 A”标准迈进,充分展现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真心关怀,实事暖心
任海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投入工作,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员工的声音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他时常沉到一线员工中间,通过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不管是工作上的难题,还是生活里的烦恼,他都耐心倾听、用心解答。对于青年员工,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给予他们宝贵的建议。“有事直接找我,我办公室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他的这句话,员工们耳熟能详。
当有员工因父亲重病面临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时,任海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协调调整工作时间,解员工燃眉之急。他还联合党支部和工会,改善员工办公与休息环境,夏日送清凉、冬日送温暖,让员工真切感受到“企业如家”。
“要加强与员工的交流,做到员工诉求有人听、困难有关注、建议有反馈,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让员工更好地融入重庆钢铁。”任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真正的人文关怀,成为员工的贴心人。(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