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走进基层

刘振辉:精调细控书写降本增效新篇章

2025-10-13 16:53:00

  宝武集团中南股份能源环保部动力运行区域师刘振辉凭借深耕一线多年所沉淀的深厚专业素养,将卓越的技术诊断与优化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恰似一位技艺精湛的设备“名医”,在煤气柜系统错综复杂的设备网络中,总能精准定位系统能耗的“病灶”;又以创新思维为“手术刀”,巧妙地将运行隐患转化为实打实的经济效益。凭借对设备运行参数的精准掌控,以及敢于突破常规的技术革新,他在降本增效的战场上取得丰硕成果。

   

  精准调压,攻克压机运行困局

  压机系统长期受技术难题困扰:运行加载时,总管平台、配套管道与储气罐剧烈振动,这种持续的机械震动犹如隐藏的“定时炸弹”,极易引发管道支架松动、储气罐地脚螺栓失效等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设备频繁加卸载,每小时达3-5次,电流在430A - 280A间大幅波动。这种不稳定的运行状态,不仅降低了设备可靠性,更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

  面对困境,刘振辉深入分析,敏锐捕捉到管网压力调节是破题关键。他通过大量试验与严谨的数据验证,将管网工作压力科学优化至0.57MPa,并重新校准加载值(0.56MPa)与卸载值(0.58MPa)。调整后,同功率电机运行电流稳定在300A-250A区间,平均电流降至275A,有功功率同步下降至154kW。这一精准调控,不仅有效延长了设备稳定运行时长,彻底消除了机械振动隐患,更实现年度成本节约16.16万元,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双重突破。

  

  科学调控,优化煤气回收系统

  联合检修期间,煤气回收面临特殊挑战:混合煤气用户减少,转炉煤气需持续回收,日均出现10次2 - 4同时回收的复杂工况。尤其是8万立方米转炉煤气柜及配套风机系统检修时,多连续回收极易导致系统拒收,造成资源浪费与经济损失。

  刘振辉沉着应对,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备的调控方案:将12万立方米气柜容量严格控制在5万-6万立方米。当柜容低于5万立方米,采用单风机运行模式,借助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炼钢工况,精准预判回收需求,灵活调节外供量;柜容超过6万立方米时,迅速启动备用风机。针对柜容持续上升且混合煤气用户不足的情况,他大胆创新,利用三柜四柜联通管道,将富余煤气返供至高炉管网,从根本上解决了转炉煤气拒收难题。

  以8万立方米气36天检修周期为例,该方案成功避免36炉次煤气拒收,多回收转炉煤气72万立方米,创造经济效益19.5万元。这一系列精准调控,充分彰显了刘振辉在复杂工况下的系统思维与创新魄力。

  刘振辉以扎实的专业技术为支撑,聚焦煤压机系统参数优化与煤气回收网络调节,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推动生产系统能升级。他的创新实践,不仅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更积累了宝贵的可推广技术经验,生动诠释了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价值与使命担当。(谢玲玲)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温晓霞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