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凡
最近,钢铁行业产能压减又有新动作。日前,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会议指出,除了铸造生铁和特钢企业外,力争2022年底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基本关停。此举对今年市场整体供给有何影响?
先从数据来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52688万吨,同比下降6.5%。其中,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省粗钢产量达到11211万吨,同比下降8.47%,降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此次涉及关停的35座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主要集中在河北唐山和邯郸两地,总容积为22140立方米左右,日均铁水产量为5.6万吨。其中,有28座高炉已经停产半年以上,并进行了相应的产能置换。即使这些高炉全部关停,对市场供给影响也有限。
剩余在产的7座高炉总容积为2878立方米,日均铁水产量为1.27万吨。其中,唐山地区的3座高炉总容积为1640立方米,日均铁水产量为0.6万吨,仅占当地高炉日均铁水产量的1.64%;邯郸地区的4座高炉总容积为1238立方米,日均铁水产量为0.67万吨,仅占当地高炉日均铁水产量的2%。可以看出,此次涉及关停的高炉产能在现有市场占比有限,即使全面出清,也不会对市场基本面产生太大影响。
实际上,河北省关停一些高炉和转炉并不是什么突发事件。以唐山地区为例,早在今年3月份,唐山地区就开始陆续关停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12座,总容积为7380立方米,涉及年产能968万吨,剩余在产高炉也正在进行产能置换,待新高炉投产后这些高炉将陆续关停。
因此,对于此次关停,当地钢企实际早有准备。此举并不会加速市场供给收缩,更不会导致市场出现供需错配行情,也就不会对钢材价格上涨带来任何助推作用了。对于现阶段的钢材市场而言,要想寻求新的突破方向,需求仍是关键。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需求旺季的临近,淡季效应对需求的压制作用正在逐渐减弱,但需求释放仍有较多限制因素。叠加多地疫情散发及资金对房地产、基建等下游行业的约束仍在,需求释放动力不足。在此背景下,钢材价格的反弹更多将通过库存加速下降来实现。
总体来看,此次关停对钢材市场整体影响有限,不会掀起波澜。经历了8月初的小幅反弹行情后,当前市场已经进入阶段性调整期,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刺激下,钢材价格进一步攀升的动能并不充足。
《中国冶金报》(2022年08月16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