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滢
“纠结”中的钢材市场迎来了政策窗口期。5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要求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
从《方案》可以看出,钢铁行业依然是产能、产量“双控”的主战场。《方案》也对钢铁行业产品结构调整、节能降碳改造等提出了新要求。在笔者看来,《方案》对于当前供需失衡的钢材市场而言,整体偏向利好,有助于市场提振信心、修复情绪。具体来看,《方案》对钢材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减弱市场供给弹性,强化供给收缩预期。根据《方案》要求,2024年将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并重申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笔者认为,在此影响下,市场供给弹性将逐渐减弱,这有助于改善现阶段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进而为钢材价格修复性上涨带来可能。不过,《方案》也表明,要根据节能降碳指标完成进度、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水平来分类精准调控粗钢产量,这就意味着今年的控产节奏将更加温和。
二是为成本负担“松绑”,利好企业利润修复。根据《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的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在粗钢产量控制“体重”的背景下加大废钢使用量,有助于市场缓解因铁矿石价格高企带来的成本压力,进而利好钢铁企业修复利润。不过,这种成本端的波动变化短期内很难作用到现阶段钢材价格上,具体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基于上述两点,笔者认为,《方案》对现阶段钢材市场情绪端有一定的提振作用。考虑到今年前4个月我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在这种情况下,如果2024年继续实施“平控”政策,那么后续粗钢产量回落空间将有限。在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暂未出台具体控产目标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对于今年的控产政策预期不宜盲目乐观。
总体来看,当前钢材市场正处在从旺季向淡季转换的阶段,在需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仅靠政策端“讲故事”对钢材价格的拉升作用实在有限。钢材市场要想走出当前困境,必须在供需格局上有实质性突破。
《中国冶金报》(2024年06月13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