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6月份,国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钢材价格继续上升。进入7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受南方洪涝灾害的影响,需求有所减少,国际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严峻,钢材价格将继续小幅波动。
钢材价格持续小幅回升
据钢协监测,6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103.01点,环比上升2.05点,升幅为2.03%,较5月份升幅收窄2.4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44点,降幅为5.88%。(见图1)
从全月情况看,6月份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03.13点,比5月份回升3.30点,升幅为3.31%。1月~6月份平均值为100.95点,同比下降8.53点,降幅为7.79%。
长材和板材价格均继续上升,板材升幅大于长材。
6月末,CSPI长材指数为107.40点,环比上升1.28点,升幅为1.21%;CSPI板材指数为100.77点,环比上升2.86点,升幅为2.92%,比长材价格升幅大1.7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长材指数下降8.86点,降幅为7.62%;板材指数下降4.44点,降幅为4.22%。(见图2、表1)
1月~6月份,CSPI长材指数平均值为106.03点,同比下降9.71点,降幅为8.39%;CSPI板材指数平均值为97.77点,同比下降7.86点,降幅为7.44%。
主要钢材品种价格上升。
6月末,钢协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除热轧无缝管价格由降转升外,其它品种价格均持续上升。其中,热轧卷板、冷轧薄板价格升幅较大,分别为148元/吨和129元/吨;高线、螺纹钢、角钢、中厚板、镀锌板和热轧无缝管价格分别环比上升18元/吨、34元/吨、53元/吨、75元/吨、96元/吨和46元/吨。(见表2)
钢材价格先升后降。
6月份,钢材价格先升后降,其中6月份第1周价格上升,第2、3、4周及7月份第1周小幅回落;7月份第2、3周小幅上升。(见表3)
主要区域市场钢材价格继续上升。
据钢协监测,6月份,CSPI全国六大区域指数均继续上升,但升幅均较5月份收窄。其中,华北、东北、华东和西南地区分别上升2.43%、2.56%、2.46%和2.02%;中南和西北地区升幅较小,分别上升1.59%和1.45%。(见表4)
国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
6月份,主要用钢行业增速加快,国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但由于钢铁产能释放较快,钢材出口持续下降,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未有改观,钢材价格呈小幅波动走势。
(一)下游用钢行业恢复速度加快,钢材需求形势进一步好转。
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2%,增速由负转正。1月~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3.1%,比1月~5月份降幅收窄3.2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7%,比1月~5月份降幅收窄3.6个百分点。1月~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9%,而1月~5月份是下降0.3%。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7.6%,降幅比1月~5月份收窄5.2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8%,增速较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增速加快;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为50.9%,较5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在50%以上;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1%,增速比5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国家铁路日均货物发送量突破1000万吨,创今年初以来每月日均货物发送量新高。总体来看,国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
(二)钢铁产能释放较快,供大于求态势未有改观。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7664万吨、9158万吨和115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1%、4.5%和7.5%;日产粗钢305.3万吨,环比增长2.6%,再创历史新高。另据海关统计数据,6月份,全国出口钢材370.1万吨,同比下降30.2%;进口钢材187.8万吨,同比增长98.7%;净出口钢材折粗钢189.9万吨,同比下降41.6%。按上述数据估算,6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供给量为299万吨,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4.1%。由于钢铁产能释放较快,钢材净出口大幅下降,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未有改观。
(三)受钢铁生产拉动,原燃材料价格环比上涨。
在钢铁生产环比增长的情况下,6月末,进口铁矿石、国产铁精矿、冶金焦和废钢价格均持续上升,分别环比上升0.22美元/吨、55元/吨、134元/吨和65元/吨。炼焦煤改变了近几个月环比下降的态势,价格由降转升,环比上升10元/吨。(见表5)
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止跌回升
6月份,国际钢材价格指数(CRU)为141.7点,环比上升2.4点,升幅为1.7%,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下降20.1点,降幅为12.4%。(见图3、表6)
长、板材价格均止跌回升。
6月份,CRU长材指数为152.7点,环比上升1.7点,升幅为1.1%;CRU板材指数为136.3点,环比上升2.7点,升幅为2.0%,较长材升幅大0.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CRU长材指数下降27.0点,降幅为15.0%;CRU板材指数下降16.6点,降幅为10.9%。(见图4)
北美、亚洲钢材价格由降转升,欧洲钢材价格继续下降。
北美市场钢材价格环比上升。
6月份,CRU北美钢材价格指数为148.7点,环比上升4.2点,升幅为2.9%,连续3个月下跌后首次回升;美国制造业PMI为52.6%,环比上升9.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上升24.1个百分点,库存指数上升0.1个百分点。6月末,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55.4%,比5月份上升1.6个百分点。6月份,美国中西部钢厂主要钢材品种出厂价格中钢筋、冷轧带卷和热浸镀锌板价格由降转升;中厚板和热轧带卷价格继续下降。(见表7)
欧洲市场钢材价格环比下降。
6月份,CRU欧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47.7点,环比下降8.0点,降幅为5.1%,较5月份加大0.8个百分点;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7.4%,环比上升8.0个百分点。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制造业PMI分别为45.2%、47.5%、52.3%和49%,环比均有所回升。6月份,德国市场主要钢材品种中,热轧带卷、冷轧带卷和热浸镀锌板价格继续下降,其它品种价格由降转升。(见表8)
亚洲市场钢材价格环比上升。
6月份,CRU亚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34.3点,环比上升7.1点,升幅为5.6%,连续4个月下降后首次回升。其中,日本制造业PMI为40.1%,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韩国制造业PMI为43.4%,环比上升2.1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PMI为50.9%,比5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比5月份上升0.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上升0.5百分点。6月份,远东市场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均有所上升。(见表9)
钢材市场需求有望保持平稳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持续推进,钢材市场需求有望保持平稳。受南方洪涝灾害的影响,叠加钢铁产能释放较快等因素,后期钢价难以持续大幅上涨,将呈小幅波动走势。
(一)国民经济呈恢复性增长,市场需求有望保持平稳。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六稳”“六保”政策措施效果陆续显现,国民经济运行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从钢材需求形势看,国家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后期国内市场钢材需求有望保持平稳。但也要看到,南方洪涝灾害也会对钢材消费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钢铁产能释放较快,市场供需仍面临较大压力。
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达4.99亿吨,同比增长1.4%;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钢材出口大幅下降,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仅为2225万吨,同比下降25.1%,增加的钢铁产量全部留在国内市场。据此计算的钢材表观消费量为4.77亿吨,同比增长了3.1%。另据钢协统计,7月上旬,会员钢铁企业日产粗钢213.07万吨,估算全国粗钢日产为297.65万吨,仍保持高水平,后期市场供需仍面临较大压力。
(三)钢材库存仍居高位,对后市钢材价格走势带来压力。
据钢协统计,截至7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为1361.59万吨,比年初增加408.34万吨,增幅为42.84%;从社会库存情况看,20 个城市5种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248 万吨,比年初库存增加567万吨,上升83.1%。需要指出的是,近期钢材企业库存和社会库存均呈反弹态势,对后市钢材价格走势将带来一定压力。
后期市场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是钢铁产能释放较快,市场总体仍是供大于求态势。
由于钢铁产能释放较快,叠加南方洪涝灾害的影响,后期供给端压力加大,钢材市场供需形势不容乐观。钢铁企业应认真分析市场需求结构,按需求组织生产,维护行业平稳运行。
二是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严重侵蚀企业效益。
据钢协监测,截至7月16日,CIOPI进口铁矿石(62%)价格升至109.72美元/吨,比年初上涨21.21%,而同期钢材指数比年初下降1.66%。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高位,与钢价走势背离,严重影响钢铁企业效益。
三是国际市场钢材需求疲软,扩大钢材出口困难。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远超预期,美国疫情仍未抵达拐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形势也仍严峻,国际市场钢材需求疲软,我国钢材出口难度仍然较大。


《中国冶金报》(2020年07月22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