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
春节后,螺纹钢期货市场宽幅波动,先逆势反弹400余点成为“螺纹金”,随后仅用半个月跌回原点,令市场愕然。
工信部表示,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为98.6%,人员平均复岗率为89.9%,中小企业复工率为76%,3月份以来,日均升幅在1个百分点左右,开工步伐明显加快。这一点在钢材流通环节得到良好验证。2月10日当天,全国237家流通商的螺纹钢成交量达2278吨,较去年春节后下降85.86%;2月28日,成交量恢复至48350吨,同比下降65.19%,但日成交量已经是春节后低点的21.22倍;3月31日,成交量达190372吨,近半个月日成交量保持在17万吨~22万吨,仅比去年同期低1%~9%,足见政策初显成效。下游的房地产和基建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除重大工程全面开工外,常规工程受限于劳动力跨省流动需隔离14天等问题,其完全复工速度或更晚于服务业,至少要到“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
此外,库存是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由于春节库存增加、需求停滞,物流重心向防疫物资倾斜,今年钢材库存增加周期长且库存量高。螺纹钢通常在春节前库存开始增加,到农历元月中下旬达到年内高峰,之后随终端需求扩大而逐步下降。过去4年的年度库存均值为710万吨~810万吨,2月~3月份为850万吨~1400万吨。目前,库存高点为3月12日当周的2176.89万吨,同比增幅为74.35%,增长928万吨。库存高点的出现时间为农历二月十九日,较往年滞后3周~4周。历史上,3月上旬~6月上旬库存下降最快,2018年和2019年此时间段的库存下降均值分别为58.68万吨/周和36.35万吨/周。而今年螺纹钢已连续3周降幅超过100万吨/周,考虑到库存下降速率前高后低,以周均80万吨做一估算,则需要11.6周才能消耗掉928万吨库存,即6月初恢复到往年高点。从绝对量看,高库存令钢价承压;但从相对量看,库存下降速率与市场预期的偏差更是影响行情的关键,库存的快速下降或成为行情升温的风向标。
供应方面,由于终端销售不畅、库存高企,第一季度钢厂多通过减产的方式对冲现货市场风险。螺纹钢产量于2月27日创下低点241.43万吨/周,该值仅略高于近4年的最低值234.45万吨/周;随后,反弹至目前的305.38万吨/周。尽管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但已基本与其他年份持平。笔者认为,随着长流程钢厂原料备货大幅改善,在尚存利润的情况下,前期检修的产能将陆续投入生产。与此同时,春节前后处于停滞的电弧炉正积极投产。目前,53家独立电弧炉钢厂平均开工率为47.06%,产能利用率为47.14%;102家电弧炉钢厂平均开工率为51.63%,产能利用率为50.37%。这种改善主要得益于上游的废钢产业。随着原料回收加工的全面恢复,废钢的日供应量上升,废钢市场价格连续下调,电弧炉利润开始显现,产量快速回升。以此速度推算,第二季度钢厂周产量有望恢复到2019年均值350万吨/周水平。
综上所述,在复产复工有序推进、产量平稳上升的同时,需求端改善的进度成为决定螺纹钢第二季度走势的关键。相比于库存绝对量偏高这一普遍被市场接受的事实,库存下降速率将成为引领行情的风向标。随着库存下降速率加快,后期螺纹钢期货市场或现小阳春。
《中国冶金报》(2020年04月08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