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
从板块涨停到集体暴跌,从迭创新高到两个交易日回吐半个月涨幅,黑色板块到底经历了什么?笔者以螺纹钢为例,从政策、需求、利润角度进行分析。
国内政策调控从严
大宗商品价格回到4月份水平
5月10日,螺纹钢、热轧卷板、铁矿石、焦煤等黑色系品种集体涨停。在此之前,黑色产业链已走出跨年上涨行情,且春节后在河北省唐山市限产等因素影响下,上涨幅度明显加大。在5月上旬的一段时间里,多品种价格均出现每天创历史新高的局面。而这一情况不仅出现在黑色系品种,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多品种价格均出现连续大涨。今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已经在物价上有所体现。4月份,我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0.9%,预期上涨1.0%,前值上涨0.4%,较为温和;PPI(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8%,预期上涨6.5%,前值上涨4.4%,该涨幅创2017年10月以来最高。对此,政府高层和下属各部委机关等均通过不同形式向社会传达了稳经济的态度。其中,信息最明确、指导性最强的为5月12日和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所传达的信息。两次会议均由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5月12日会议强调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5月19日会议强调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受此影响,黑色板块各品种价格自5月13日起快速走低,回吐5月中上旬全部涨幅,价格回到4月份水平。
在此之前,已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三大商品交易所等不同部门发声为大宗商品“降温”。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短时间内两度发声,充分传递了以下信号:一是国家高层已注意到近期大宗商品的非理性上涨;二是多措并举已经展开,用以加强供需双向调节;三是市场监管从严,严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四是表达了政府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决心。
整体需求强于往年
去库存速度阶段性走低
根据相关机构周度数据,截至5月20日,螺纹钢总库存为1083.54万吨,周环比下降54.59万吨;热轧卷板总库存为347.08万吨,周环比下降2.52万吨。螺纹钢、线材、热轧卷板、冷轧卷板、中厚板等五大钢材品种总库存为2040.71万吨,周环比下降72.28万吨。以季节性较强的螺纹钢为例,5月14日~5月20日的去库存速度较5月7日~5月13日下降近一半,说明库存消化放缓。即使不排除有偶然性在其中,但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各地入夏,雨季来临,螺纹钢将经历库存下降放缓、小幅库存累积、再次去库存的过程。
5月14日~5月20日螺纹钢表观需求量为425.21万吨,较5月7日~5月13日下降45.79万吨。和往年相比,今年表观需求数据较好,大部分时段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且整体优于经济刺激下复工复产的2020年2月~5月份,充分说明了钢铁行业的经济运行水平已超过新冠肺炎疫情前。且这一情况可从宏观数据中得到佐证。2021年1月~4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比2019年1月~4月份增长8%,两年平均增长3.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增长21.6%,比2019年1月~4月份增长17.6%,两年平均增长8.4%。
综上所述,今年1月~5月份,我国螺纹钢需求整体好于往年,受入夏后各地区降雨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去库存速度或受到影响,需求对价格的支撑阶段性减弱,且该预期将持续一段时间。
产业链利润重新向原材料端流动
钢材市场韧性仍存
据相关机构调研数据,5月13日~5月19日,河北省唐山市10家样本钢厂平均铁水不含税成本为3613元/吨,平均钢坯含税成本为4527元/吨,周环比上升297元/吨。以上数据说明产业链利润重新向原材料端流动。
焦炭方面,春节后价格共下跌8轮,每轮下跌100元/吨,累计跌幅为800元/吨。干熄焦价格自4月中旬开始提涨,目前落地8轮,每轮上调120元/吨,累计上调960元/吨;湿熄焦价格前6轮每轮上调100元/吨,后2轮每轮上调120元/吨,累计上涨840元/吨。截至目前,春节后的跌幅已经被完全回补,并反映到利润上。截至5月14日,全国30家独立焦企平均吨焦盈利742元,周环比上升135元,周同比上升669元,虽然不及春节前1000元左右的盈利,但较4月份300元的盈利情况已翻倍。
铁矿石方面,5月13日,青岛港61.5%PB粉车板价为1655元/吨,河北省唐山市66%铁精粉干基含税出厂价为1700元/吨,创历史新高。5月18日,青岛港61.5%PB粉价格为1548元/吨,河北省唐山市66%铁精粉价格为1645元/吨,较历史高点降幅仅为50元/吨~100元/吨。这说明本轮产业链利润的流动主要由成材向焦炭回补,而铁矿石体现了充足的韧性。
综上所述,5月份以来黑色系行情跌宕起伏,在上涨后逐渐趋于平静。产业链利润由成材回补焦炭,螺纹钢需求在夏季将小幅下滑,成材市场进入降温期。但在碳达峰、碳中和的主线下,工信部将于6月份起开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工作,相关部委年度内压减粗钢产量的主基调尚未改变,钢材市场仍有韧性。建议投资者暂做观望,关注钢价大幅下跌后的反弹机会。

《中国冶金报》(2021年5月27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