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
近期黑色系期货板块波动幅度较大,原料端有煤炭事故和监管层对铁矿石的监管,钢材价格更多跟随原料价格走势运行。螺纹钢的基本面是怎样的?是否具备走出独立行情的基础?哪些因素将在12月份螺纹钢的期价走势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从宏观和基本面两个角度,对钢材市场走势进行梳理。
房地产市场无明显改善
短期难有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95922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投资为72799亿元,同比下降8.8%);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为8228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5793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7%);房屋新开工面积为791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57659万平方米,下降23.6%);房屋竣工面积为551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400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3%);商品房销售面积为925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8%);商品房销售额为97161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3.7%)。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48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1%(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9.7%)。1月—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107345亿元,同比下降13.8%。
房地产的月度数据变化与之前基本相似,继续呈现低开工、高竣工的特征。经过前一段时间的降温,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工地的施工已进入实质性淡季,叠加当前待售面积高、房企资金紧等情况,房地产市场在明年春节前难有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于11月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会议强调,要继续配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并购重组;要积极服务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由此来看,房地产的利好在政策端,不在现实端。政策预期对盘面的影响较难把握,考虑到12月份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场预期是偏暖的。现实孱弱的情况或许不是当下螺纹钢盘面交易的核心,但给价格带来负面拖累。
短期利润回升
钢厂存增产动能
随着钢材价格的反弹,近期钢厂利润回升。11月25日—12月1日,全国247家钢厂盈利面为39.39%,在5周时间内反弹23个百分点。电弧炉的利润也已经由负转正,目前的平均利润在80元/吨附近,处于今年初以来的较高水平。
在没有行政限产的情况下,长短流程钢厂的产量均增加。目前长流程钢厂产量已回升到220万吨/周以上,短流程钢厂的产量更是在11月份就恢复到30万吨/周以上。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10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7909万吨,同比下降1.8%。1月—10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87470万吨,同比增长1.4%。
如果没有严格的限产要求,年底钢厂自主减产的概率不大,原因主要有3点:一是从总量来看,基本能完成全年的粗钢平控任务;二是今年钢厂的利润情况不好,在临近年底利润好转的情况下,钢厂主动减产的动力就更小了;三是在五大钢材品种中,当前螺纹钢的产量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适当增产不会给螺纹钢价格带来太大压力。
需求淡季到来
螺纹钢逐步转入累库周期
根据钢联周度数据,11月24日—30日,螺纹钢表观需求量为252.14万吨,周环比下降14.75万吨,同比下降27.63万吨。随着天气转冷,下游工地施工受阻,需求进入传统淡季。库存变化也正由去库存阶段转入累库周期。11月24日—30日,螺纹钢总库存为528.59万吨,周环比上升8.76万吨,同比下降8.05万吨。今年的螺纹钢库存始终保持较低水平,社会库存和厂库结构合理,对钢价起到支撑作用,只是近几年市场并不过多按照库存逻辑交易,只要库存量没有过大变化,通常就不会对钢价产生显著影响。
综合来看,12月份的螺纹钢仍在强宏观、弱基本面的框架内运行。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市场的风险偏好上升,乐观情绪成为支撑钢价、托举黑色期货板块的主要因素,且是当前市场交易的主逻辑。而随着天气转冷,需求已经进入淡季,房地产市场也迟迟没有迎来反弹,至少在春节前,下游工地的开工情况大概率不会有实质性好转。钢材产量将随利润进一步上升,库存进入累库周期,螺纹钢基本面表现偏弱。
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的螺纹钢市场上有压力、下有承托,不具备单边趋势性行情的基础,将宽幅震荡运行。考虑到短期内宏观预期对盘面的影响更大,建议逢回调做多或观望。
《中国冶金报》(2023年12月07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