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
近年来,期货市场坚守“功能性”定位,在服务企业贸易定价和满足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过程中发展壮大,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面提升,成为金融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坚力量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真实写照。为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系统部署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为期货助力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作为期货行业的重要经营机构,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期货)将服务实体经济根植于发展基因之中,积极践行国企担当和固链强链职责使命,持续创新期货工具业务模式,做深做实产业服务,以实际行动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以铁合金品种为例,作为冶金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铁合金广泛应用于房地产、机械、汽车等行业,对提升钢材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已在全球铁合金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但也出现了重复建设等问题,产能过剩成为行业“顽疾”,铁合金厂利润普遍不佳,同时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也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厂商往往承受着较大的资金链压力。对此,中信期货深入铁合金主产区,以金融级的风控标准盘活铁合金厂底层商品现货资产,确保货物“拿得到、看得住、卖得掉”,真正解决金融与实体脱节的问题。
提供期货交易和交割服务,
帮助企业稳健销售
宁夏中卫的某铁合金厂(下称A企业)是硅铁传统生产企业,由于习惯于传统的经营和风险管理模式,初期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接受程度不高。在中信期货的悉心沟通下,A企业了解到借助硅铁期货进行卖出交割,可以拓宽自身销售渠道,缓解销售过程中的账期问题。
2017年,A企业开立期货账户后立刻着手尝试,通过结合自身硅铁现货生产情况定期开展期货卖空交割。从2024年数据来看,A企业通过硅铁期货实现卖出交割42715吨,回笼货款资金约2.9亿元,有效保障了铁合金厂的日常生产经营。目前,硅铁期货交易已成为其产品销售的重要环节。
提供基差点价服务,
逐步提高生产企业定价权
基差贸易是以某一期货合约价格为计价基础,加减一个“差价”后作为双方买卖价格的交易方式,相较于传统一口价定价模式更加公开透明,能够实现贸易双方的互利共赢。受限产政策影响,铁合金价格常常出现大幅波动,硅铁生产企业虽能因价格上涨而实现较高利润,但现货销售难度也随之增高。
在前期熟练运用期货工具的基础上,中信期货依托风险管理子公司中信寰球商贸为A企业提供基差点价服务,以便企业进一步丰富风险管理手段,及时完成硅铁销售。这一模式不仅给铁合金厂嫁接了新的产销渠道,助力企业加快资金周转和扩大贸易规模,还延伸了中信期货对于铁合金产业的服务链条。
提供个性化期权服务方案,
精准满足企业经营诉求
随着铁合金期货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产业链企业对于期货工具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显著提升,铁合金厂在基差贸易模式基础上,逐渐探索出多种个性化需求,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需求。为此,中信期货通过不断摸索和创新,为铁合金厂设计了领口期权、累计期权等个性化风险管理方案,并将含权贸易策略推广运用于铁合金行业的现货贸易之中,通过现货语言阐述场外期权的收益与风险,降低现货企业的学习门槛,提高产业链企业参与场外期权市场的积极性。
A企业作为硅铁行业龙头企业,在手订单储备充裕,借助场外期权的灵活模式,A企业签订销售协议时配合使用期权保护销售利润,较好匹配了自身的生产销售节奏。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A企业通过场外期权累计销售硅铁产品2790吨,合同名义本金额为3220万元,相较于现货销售增收100万元,有效提升了企业效益。
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是金融的使命所在、价值所依、力量所向。中信期货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的综合禀赋优势,将围绕铁合金产业服务持续重点发力,充分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工具,精准服务处于不同阶段、对不同环节有需求的铁合金企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化产业抗风险能力,为产业持续回升向好添动力、增活力。
(作者系中信期货有限公司黑色事业部总经理)
《中国冶金报》(2025年02月13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