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庆
三月的广州,绿意葱葱。中国金属学会2019年工作会议于3月28日至29日在这里召开。
分析行业发展趋势
作为我国钢铁行业重要的行业科技组织,面对来自全国各专业分会、地方学会和相关单位的与会代表,中国金属学会2019年工作会议的重要日程,首先是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在大会上做的题为《当前我国钢铁工业的运行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报告。
赵沛在谈及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趋势时,重点强调了以下六个方面:
趋势一是适应更严格的环保政策。目前,环保压力持续增加,环保重点区域范围明显扩大,环保限产时间常态化。钢铁生产线向清洁、高效、节能、废物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的方向升级。
趋势二是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如智能流程控制:在转炉炼钢中,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获得高质量钢的高精度成分控制等,从而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目标;智能质量控制:在线预测板坯和卷材的表面缺陷、组织和力学性能,实现产品质量预警和反馈分析以及不同工序的交互分析;智能故障诊断:基于大数据,对关键设备进行智能故障诊断;智能钢厂:信息技术、自动化系统和数字化技术的紧密结合,将迎来钢厂的定制化生产,提高竞争力和利润。
趋势三是注重实现钢铁生产、能源转换、废弃物利用三个功能。
趋势四是提高电炉炼钢比和转炉废钢比。废钢供应量的快速增加,刺激了我国钢铁企业提高转炉废钢比并采用电炉炼钢工艺。2018年我国电炉钢产量突破1亿吨,目前我国电炉钢占比10%。我国电炉炼钢生产,在二噁英治理、粉尘治理、噪音治理、余热回收、废钢分类和管理、废钢预热、智能化操作等方面,需要加大技术进步的力度。
趋势五是提高钢的清洁度。
趋势六是开发应用高质量钢。
适应形势 提升服务
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在大会上做了题为《适应形势,提升服务,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学会》的报告。
王新江在大会报告中指出,中国金属学会2019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传承学会行业科技组织的职责和定位,努力发挥学会组织和人才优势,着力开展高水平国内外学术交流、打造高端科技智库、行业特色科普等工作,引领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学会。
关于2019年中国金属学会的工作,王新江重点强调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用坚定的政治理念落实“十九大”精神。二是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学会影响力。三是抓平台建设,服务会员单位。四是推进团体标准的实施,引领企业技术发展。五是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六是继续强化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七是对标世界一流学会,完善学会内部管理。八是落实好其他重点专项工作。
关注青年,关注未来发展,是此次会议的又一个话题。“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举荐工作要落实,要重点发展青年会员。”在大会总结讲话中,赵沛特别强调了中国金属学会要进一步做好青年会员工作。
会场上,与会者或者在凝神静听,或者在认真记录着,或者高举手机在拍照精彩的报告内容。在会议简短的休息时间,几位来自钢铁企业的代表与《中国冶金报》记者交流时认为,这是一次例行的工作会议,也是一次与会者认真交流和互相学习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