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加军 通讯员牛卫星 魏清源)3月12日,河钢集团召开低碳绿色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计划)发布会,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2021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2022年实现碳达峰,2025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10%以上,203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30%以上,2050年实现碳中和。河钢集团首席技术官、副总经理王新东,新闻发言人、副总经理李毅仁出席发布会。
计划明确了河钢低碳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技术方案。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和流程结构,推进全流程碳减排。河钢将依托区位调整、转型升级等重点项目建设及科技创新技术研发,适时调整钢铁主业产业结构,推动装备大型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实现工艺及装备智能化升级,以及全流程工艺的碳减排。
二是优化用能并构建多元能源结构体系,加快低碳转型。在新能源利用方面,河钢将做好技术创新及商业模式的运营,以智慧能源管理助推实现能效极致利用。河钢将通过应用节能型炼钢、烧结烟气选择性循环、高炉渣余热回收、高炉喷吹氢气等技术,深入推进能源利用高效化;进一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发展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三是开展全生命周期评价,提升钢铁材料性能并延长其寿命。河钢将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技术研发、评价和服务体系,建设以产品为核心的上下游生态圈;开发高性能、轻量化、长寿命、近终形、可循环等绿色低碳产品,为下游用户提供绿色钢铁产品和钢铁材料碳足迹核算数据。
四是打造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协同降碳。河钢着重加强对超低排放、固废危废等方面的管控,加快固废减量和循环利用,建设全流程绿色物流体系。
五是科技创新助推低碳技术的研发示范与应用。“十四五”期间,河钢将全力打造全球氢能还原与利用技术研发中心;计划于2030年前在二氧化碳的低成本捕集、高值化利用、大规模封存等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并建成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示范应用。
六是倡导全员低碳化生产生活。河钢将制订减排宣言,强化全员减碳意识,倡导并践行绿色生活,以自身行动支持碳减排目标。
为保障目标的顺利实现,河钢将采取健全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完善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健全碳金融交易制度、扩大跨行业交流合作、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健全低碳绿色发展组织领导体系、组建低碳绿色发展专业研究机构、强化碳减排配套政策支持等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