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张垚 报道
通讯员 李铁栋 摄影
3月30日,中宣部建党百年重磅纪录片《钢铁脊梁》摄制项目组一行到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管)进行前采。
天管总经理丁华;《钢铁脊梁》纪录片总导演刘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和天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温德松,工会副主席、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李儒柏;《钢铁脊梁》第一集导演朱彤,第二集导演魏春桥;中国冶金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熊余平,社长助理、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陈晓莉,副总编辑、记者外联中心主任吕兵,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兼钢铁部主任刘加军(《钢铁脊梁》第六集脚本撰写人),原料矿山部主任张垚(《钢铁脊梁》第一集脚本撰写人)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图为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丁华向《钢铁脊梁》摄制项目组介绍了天管的概况,并对《钢铁脊梁》摄制组到天管前采表示欢迎。“天管是我国‘八五’期间为了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当时主要国家领导人提议兴建的企业。”丁华表示,天管在中国的能源安全、高端制造,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来,市场经济大潮叠加油气行业特别不景气等因素,让该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一些困难。2018年~2019年,该企业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协议重组,上海电气集团和中信泰富特钢分别参与进来。1月21日,中信泰富特钢正式参与天管的经营。“企业整体经营态势很不错,2月份天管已经大幅减亏。”丁华中肯评价近两个多月以来天管的生产经营工作,“天管面临的形势已经有了较大好转,但需要克服的困难还是较多的。”
丁华表示,目前他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天管的重组是协议重组,不是破产重组,过程中还存在没有处理的大量遗留问题;二是短期内企业资金还比较困难;三是目前企业之间竞争比较激烈复杂、油气行业也不景气。
“尽管这些因素对天管扭亏和再创辉煌有一定影响,但是,天管必将凭借自身过硬的队伍和业内外的品牌优势,实现再一次飞跃。从目前的扭亏成效来看,天管上下,特别是从中信泰富特钢来的同志,对天管的未来非常有信心。”目前,天管正在谋划“十四五”期间的可持续发展,正在下大力气推动天管走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上来。丁华表示:“天管再创辉煌,为期不远!”
刘娜介绍了《钢铁脊梁》纪录片的总体架构和对内容、素材的要求。刘娜表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一重大的节点上,希望能够通过该纪录片勾勒出中国钢铁工业百年来的发展,以及为国家、为世界做出的贡献。目前,我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产业链,这与中国钢铁业的努力分不开。据介绍,《钢铁脊梁》纪录片计划分6集,每集35分钟,每集由5~6个故事组成,预计将于今年九、十月份在央视一频道黄金时段播出,二、四频道随后重播。
刘娜表示,摄制组对“天津大无缝”的故事期待已久,希望通过前采,能够听到更多、更感人的天管故事。同时,《钢铁脊梁》讲得不仅仅是企业的故事,更是国家的故事。天管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路走来,是具有国家担当的企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核心技术。
陈玉千在座谈会上,首先传达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关于此次纪录片拍摄的主题、总思路、总要求,介绍了该纪录片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陈玉千表示,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布置的建党百年献礼纪录片《钢铁脊梁》意义重大,要拍摄好钢铁与人民的关系,用产品的直观性和广大观众拉近距离。
陈玉千表示,“天津大无缝”很有名,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上无可替代。国家历来重视能源问题和石油管产品,天管则为这一领域贡献了巨大力量,解决了我国能源的“卡脖子”问题。中信泰富特钢和天管携手,未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图为《钢铁脊梁》摄制组一行参观天管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