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刘加军 通讯员 卢小龙 报道
通讯员 王亚峰 摄影
4月2日,中宣部建党百年重磅纪录片《钢铁脊梁》摄制项目组一行到新天钢集团进行前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德龙集团、新天钢集团董事长丁立国;《钢铁脊梁》纪录片总导演刘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新天钢集团党委书记景悦,执行总裁阚永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裁赵斌,党委副书记杨勇,人力资源总监刘佳,党委委员、组织统战部部长李维建;中国冶金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熊余平,社长助理、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陈晓莉,副总编辑、记者外联中心主任吕兵,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钢铁部主任刘加军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图为座谈交流现场
座谈会上,丁立国首先对《钢铁脊梁》摄制项目组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摄制项目组为钢铁行业的辛苦付出。他表示,在建党10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拍摄《钢铁脊梁》,意义非凡,希望能通过《钢铁脊梁》纪录片向关注、支持、热爱中国钢铁的各界人士充分展示中国钢铁力量,讲好中国钢铁故事。他对拍摄好纪录片提出了一些思路:一是在新发展格局下,钢铁行业在人才资源、品牌、市场化、工作效率等各方面都在发生转变;二是钢铁行业对改革开放、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三是凸显一代又一代钢铁人的钢铁信仰,例如“多炼钢、炼好钢”的理想信念引领着德龙、新天钢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四是展示钢铁行业取得的成就,由“夕阳”变为“朝阳”,如今中国钢铁企业在知识产权、装备、产品创新、竞争力、国际化视野等各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丁立国介绍了德龙、新天钢集团的发展历程、发展理念。经过努力,德龙和新天钢集团已经树立起混改、环保、“一带一路”建设、党建4个标杆,接下来将把重心放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每年投资10亿元,打造两大集团第5个行业标杆——智慧制造。
“未来10年是钢铁行业的黄金10年,我也将保持创业激情继续坚定地在钢铁这条路上走下去。最后,希望《钢铁脊梁》纪录片能够展现出钢铁行业真实、客观、生动的一面,让大家知道究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丁立国表示。
刘娜表示,此行深刻感受到京津冀地区钢铁从业者的不容易,他们承受着区域、环保、产业性质等方面的种种压力。德龙钢铁把一个正在生产中的钢铁企业打造成为4A级景区,在重组渤海钢铁集团时将民企的机制和管理方式注入到国企当中,德龙和新天钢集团都做出了领先且成效卓著的探索。
刘娜介绍说,《钢铁脊梁》纪录片共分为6集,每集35分钟,每集由5~6个故事组成,分别从国家命运争气钢、产业布局底气钢、改革创新勇气钢、钢铁与美好生活硬气钢、钢铁软实力正气钢、未来钢铁雄气钢6个方面展示钢铁百年沧桑。该纪录片将于今年九、十月份在央视一频道黄金时段首播,二、四频道随后播出。
“这部片子要让人们看到中国钢铁敢于‘吃螃蟹’、先行先试的改革勇气,看到钢铁人所做的努力。要展示出钢铁行业未来已来以及钢铁人有情怀、有温度的一面。”刘娜说。
陈玉千在交流中首先传达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关于此次纪录片拍摄的主题、总思路、总要求,介绍了拍摄该纪录片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他表示,纪录片将精选能展现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技术,系统、全面、深入地展示钢铁行业和钢铁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历程、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宝贵经验。
“我们去年12月份曾到邢台德龙前采,优美洁净的厂区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撼,我们的绿色发展已经引领世界。不过,钢铁人不屈不挠的努力,钢铁人的‘血’和‘泪’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陈玉千感慨。

图为座谈会后合影
前采期间,在阚永海的陪同下,《钢铁脊梁》摄制项目组一行参观了天钢公司3200m³高炉、中厚板厂生产车间、文化展厅。在新天钢集团工业互联网运行中心,观看了企业宣传片,了解了通过反映实时真实数据“内部对标找差距、通过差距找问题”的“数字新天钢”发展理念。

图为摄制项目组一行参观新天钢公司3200m³高炉

图为摄制项目组一行参观中厚板厂生产车间

图为摄制项目组一行参观文化展厅

图为摄制项目组一行参观工业互联网运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