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徐可可 报道
5月27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贸促会冶金行业分会和冶金工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冶集团党委常委、中国中冶副总裁、中冶建研院董事长曲阳在会上作了题为《紧扣“双碳”目标,助力冶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题演讲。
曲阳表示,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中冶集团在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也应承担应有的责任,要有所作为,主动担当,为中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曲阳认为,中冶集团在低碳冶金领域具有创新基础和技术优势。一是具有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咨询与规划优势,二是拥有完善的低碳冶金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三是拥有雄厚的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实力,四是在低碳冶金领域储备了一大批核心专利技术,五是在低碳冶金领域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六是形成了完善的低碳冶金标准质量体系,七是具有低碳冶金工程实践优势。
曲阳表示,中冶集团未来将从七个方面加强冶金低碳技术创新,助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一是编制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及科技发展规划。二是积极组织开展低碳冶金工艺技术研发和联合攻关。三是大力推动冶金低碳核心技术产品化、产业化。四是组织开展冶金绿色低碳标准研制。五是组织开展低碳冶金产学研用合作,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六是积极参与国家碳交易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七是制定三个阶段主要目标。第一阶段(2023年前),通过低碳高炉、富氢烧结技术和系统优化节能降碳,实现吨钢减碳25%~30%的目标。第二阶段(2035年前),通过大规模低成本制氢、全氢竖炉直接还原技术、非涉碳短流程炼钢技术和低碳新材料能源技术,实现吨钢减碳60%以上。第三阶段(2035-2050年),开发低成本绿氢技术、基于氢冶金、闪速冶炼、熔融还原相耦合的全新低碳冶金新工艺、末端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