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吕兵 报道
通讯员 曹凯 摄影
5月16日,中宣部建党百年重磅纪录片《钢铁脊梁》摄制项目组一行到金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鼎钢铁”)进行前采。
金鼎钢铁董事长王建军;《钢铁脊梁》纪录片总导演刘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顾问、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王大勇;金鼎钢铁常务副总裁肖为占,党委副书记、副总裁魏考增,项目总工程师石俊杰,副总裁刘职,综合管理部副部长杨亚军,公共事务部副总经理贾博浩;《钢铁脊梁》分集导演艾沙江·热合曼江;中国冶金报社社长助理、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陈晓莉,副总编辑、记者外联中心主任吕兵,新闻中心副主任、撰稿负责人郑洁等进行了座谈。

图为座谈现场
王建军对《钢铁脊梁》摄制项目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金鼎钢铁的历史沿革、产业布局、工艺设备、技术创新、后期规划等情况。
他表示,金鼎钢铁从建厂投产起,秉承做大做强民族钢铁工业的初心,克服重重艰难,将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建党100周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大历史节点,《钢铁脊梁》摄制项目组到金鼎钢铁调研采集、选取故事,反映了国家对企业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在“十三五” 期间,金鼎钢铁贯彻、实践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传统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发展的特征,全面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经营绩效取得长足进步,综合竞争能力在钢铁行业排名逐年上升。金鼎钢铁践行“绿色”“智慧”“人文”“高科技”的发展特征,坚定不移抓环保,力促产业创新、绿色、数字智能化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金鼎钢铁正举全公司之力,确保实现转型升级工作目标,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刘娜在座谈会上介绍了《钢铁脊梁》纪录片的创作背景、重要意义、选材要求、内容框架及时间安排等。她说,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钢铁支撑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河北在整个中国钢铁行业占了很大的分量,在京津冀地区环保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河北钢铁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成效卓著,技术进步明显,环保指标远超国外水平。这些特点亮点,值得关注和挖掘。
她表示,此部纪录片将重点展示中国钢铁人的拳拳报国之心,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钢铁企业中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改革发展故事。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金鼎钢铁也在不断探索更加高效、协同的工艺流程和发展方式,一些创新成果带动了钢铁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进步。希望金鼎钢铁充分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送一些在钢铁行业发展中的好故事,挖掘出企业最突出、最有特点的好案例,在片中展现金鼎钢铁的责任和担当。
陈玉千在座谈中首先传达了中宣部关于拍摄《钢铁脊梁》纪录片的有关要求和指示精神,以及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对拍摄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总体思路。
他谈到,此次中宣部在建党百年之际推出《钢铁脊梁》纪录片,是国家首次给一个行业拍摄纪录片,体现了国家对钢铁行业发展和贡献的肯定,也是展示钢铁良好形象的难得机遇。陈玉千对金鼎钢铁以党建引领、绿色低碳发展、超低排放改造、科技智能管理为导向,促进企业持续转型升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金鼎钢铁是党建引领、重视人才培养的长期坚持者,是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引领者,希望通过这次前采,从企业的“冠军”产品以及如何攻关“卡脖子”关键技术等方面深度挖掘,为《钢铁脊梁》纪录片提供重要素材。
王大勇表示,金鼎钢铁的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得益于国家各项政策的有力支持,得益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正确引领,得益于企业开拓创新、奋斗进取的干事精神。他希望,金鼎钢铁以行业最新政策为导向,瞄准痛点,解决难点,转变思想,着力布局高精度钢产业,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摄制项目组一行还先后参观了金鼎钢铁炼铁事业部、轧钢事业部线材车间、动力事业部水处理中心和智控中心。


图为摄制项目组一行在金鼎钢铁参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