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实习记者 杨悦 报道
记者 顾学超 摄影
1月16日,巨型中国结“精彩冬奥”在天安门广场成功安装,首钢建设钢构分公司承揽了该中国结核心部分的钢结构制作。天安门广场中心布置的“精彩冬奥”主题花坛,以镶嵌有2022冬奥会徽的中国结为主景,结合冬奥会会徽以及冰雪元素,传达着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祝福。
自2018年2月25日,北京在平昌的冬奥会闭幕式上接过奥运五环旗,首钢便怀揣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起笔了“服务冬奥、奉献冬奥”的新篇章。首钢以2022北京冬奥会这场“冰雪奇缘”为契机,积极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传承发扬“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冬奥服务保障工作,努力向世界展现新时代首钢的人文风采,让世界感受到钢铁“温度”。

图为石景山远眺。
办一场有“中国味儿”的冬奥会——将传统文化与办奥理念完美结合,打造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律回春辉渐,万象始更新。壬寅年春节与2022北京冬奥携手走来,让全国各族人民都期待不已。走进首钢园区,内外布置一新,道路两侧高高挂起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灯杆旗、宣传横幅等,冬奥氛围、春节气氛日渐浓厚。与往届的冬奥会相比,这一届冬奥会少不了独特的中国年味儿。
“如何把这届冬奥会办出中国特色?这是我们首钢园区在筹办过程中特别关注的。因此,在园区打造冬奥设施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绿色办奥理念相结合。”首钢党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彭建军一边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着,一边指着远处的滑雪大跳台说,“你看那边的滑雪大跳台,它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赛道曲线似仙女‘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格外优美流畅。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英文为‘BIG AIR’,释义为空中翻腾跳跃,与‘飞天’所描绘的盘旋在祥云中自由翱翔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有很多国外友人结合自己的文化特点,称它为‘水晶鞋’。从这个角度看,它更像一个文化展示的平台,不仅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且向世界展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此外,国家速滑馆的设计理念来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22条丝带如同运动员滑过的痕迹,围绕椭圆形曲面旋转上升,象征着速度和激情。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3月18日听取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情况汇报时强调的:“要广泛开展对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首钢人牢记总书记嘱托,不辱使命,以首钢园区的工业遗存为基础,佐以灵动、现代的设计理念,用细节生动地展示着中国智慧、钢铁之美、文化自信。
纵观北京冬奥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不仅与工业遗产进行了深刻互动,更重要的是,场馆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了传统文化,在造型设计上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国智慧。
首钢滑雪大跳台昵称“雪飞天”、国家速滑馆昵称“冰丝带”、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昵称“雪游龙”、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昵称“雪如意”……这些精美的文化元素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办一届有“人情味儿”的冬奥会——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城市高质量服务新典范
“稍息,立正,齐步走……”这是首钢园区服务公司冬奥物业事业安保部的队员们每日7时在首钢冬奥广场晨练的情景。冬奥物业事业安保部的队员每天固定6次巡查所辖近11万平方米区域内的420个监控点位、487个消防设备。队员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展现出首钢转型职工做好冬奥服务的坚定信念,映衬出“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首钢精神。
整齐划一的队列中,带头的党员李红继口令喊得最响、最亮。李红继曾是首钢的一名炉前工,看着熟悉的工厂升级成了国家级训练基地,心里特别高兴。“记得有一次下暴雨,我带着两个小伙子站在雨里疏导冬奥广场的交通。雨越下越大,穿着雨衣也不管用,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我们无怨无悔。”李红继回忆道,“很幸运从首钢职工转型为冬奥组委会安保人员,一定会为冬奥会站好每一班岗。”从冬奥组委入驻首钢园区的第一天起,李红继等98名首钢转岗职工便担起重任,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让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在石景山下这座具有工业遗存特色的园区里领会高质量服务的内涵。
北京市委宣传部曾于2021年7月27日组织主流媒体记者到首钢园区,围绕后勤保障、职工转型等进行采访。一位在场的记者深受触动:“之前没想到冬训中心场馆是如此现代化、标准化、专业化,除了专业设施外,我还看到了首钢人为北京冬奥会付出的努力,非常感动。刚刚听到一位从轧钢工人转岗成为扫冰制冰员的心路历程,他表示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让人充满干劲,这种不断追求优秀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冰雪赛场上,世界各地的奥运健儿齐聚一堂、奋力拼搏,身体力行向地球村阐释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冰雪赛场外,一支支志愿者队伍怀揣热情服务冬奥,以更高的质量、更紧密的团队合作生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首钢人转型不转信念,坚持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享有,致力让2022北京冬奥会在共享办奥的理念上生发出更优、更好、以人为本的社会效应。
为了确保高质量服务冬奥,首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多措并举做好服务人员和参赛人员的保障工作。2021年10月19日,在美团、京东等多家公司的户外劳动者见证下,首钢园户外劳动者职工之家揭牌;2021年10月26日,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来临之际,国家电网公司冬奥电力保障服务中心在首钢园正式启用;2021年12月28日,备受瞩目的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隆重开业;2021年12月31日6时,第一班地铁从新首钢站发车,北京轨道交通M11线西段(冬奥支线)正式开通运营;2022年1月5日,北大首钢医院领导为冬奥保障医疗队授旗,首钢医院冬奥保障医疗队正式出征北京冬奥会,确保完成赛时医疗保障任务,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专家组组长关振鹏表示:“必将用心、用情、用力圆满完成冬奥医疗保障任务,定将不辱使命,为医院争光、为国家献力、为冬奥添彩。”首钢坚持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以高标准服务助力冬奥。

图为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酒店外景。

图为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酒店内景。
“2022年冬奥会将有约100余辆无人驾驶车辆在首钢园区内服务冬奥会,实现载人接驳、物品售卖、园区维护等功能。”
“首钢冰球馆的2000多个观众座位下方,都有一个出风口,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游客在首钢园里逛得渴了饿了,就近通过美团站牌扫码下单,仅十几分钟就可以收到无人车送来的餐点饮料。”
……
以人文本、绿色办奥与低碳转型交织,文化自信与创新发展融合,理念的碰撞迸发出耀眼璀璨的火花,2022年北京冬奥会给首钢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而首钢也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了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新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