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李福玉 栾长河 报道
银山脚下,汶水河畔,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坐落在山东省莱芜市这个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色钢铁之城。近年来,山钢莱芜分公司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环境深度治理,以巩固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和环境绩效为己任,在这片钢铁热土上绘就了一幅青山碧水的生态画卷,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注入动能。
入选全国首批“绿色工厂”名单;在中国冶金报社组织的“寻找最美绿色钢城”活动中连续3年获评为“绿色发展十大先进企业”“钢铁绿色发展标杆企业”;2021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公示……近年来,莱芜分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高歌猛进。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钢厂与城市和谐共生、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城市钢厂绿色发展样板。”该公司党委书记王向东表示。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焦化厂厂区一角。(山钢 供图)
“投”出一片碧水蓝天
近年来,莱芜分公司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大力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环境深度治理。
莱芜分公司5G智能化料场投入使用后,职工不用去现场,就能将封闭料棚内的情况尽收眼底。在炼铁厂原料智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和数据准确无误地反映着5G智能原料场内的实时情况,堆取料机精准有序地穿梭在各个原料堆之间,执行着中控室发出的指令。
2019年,莱芜分公司投资4.35亿元建设了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当时山东省内最大的骨架膜原料大棚和智能料场。该料场全部采用膜结构进行封闭,统一配置了鹰眼系统管控、超细雾炮抑尘,在实现5G技术助力精准生产的同时,让物料储存不受天气因素干扰,职工上班不再关注“晴雨表”,彻底解决了因露天储存导致的扬尘问题,每年可减少粉尘排放约4760吨。
“过去一到工作现场,不出20分钟就变得灰头土脸的了。现在工作环境干净卫生,在办公室里看着屏幕、动动手指就能完成工作。”在炼铁厂原料智控中心工作了近30年、即将退休的老职工吴茂峰说道。
“循”出一条发展之路
“钢铁企业有责任按照国家要求积极践行废弃物消化处理功能,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深化循环经济发展。”该公司能源环保部循环经济与碳资产室主任杨州说道。
2021年底,山钢股份与宝武水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循环水改造项目实现工业用水的再回收和再利用。在对工业用水进行全过程管控的前提下,莱芜分公司从源头提高工业用水水质,减少地下水用量。源头水质得到提高,废水回收利用率高,大大减少了工业新水的补水量,每年可节约用水80万立方米。
立足工业节能与能源增效,莱芜分公司先后关停4座1080立方米高炉,随着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的实施,莱芜分公司主体工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了源头减排与技术升级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创”出一座绿色之城
今年植树节当天,由王向东带头种植的100余株樱花扎根在炼钢厂新动区,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树苗为刚投产的新动区增添了亮眼的新绿。
莱芜分公司将绿色发展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各生产厂区生态环境亮点纷呈。
以绿为底,一幅青山碧水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近年来,莱芜分公司加大“保A创A建A”工作力度,制订《环境绩效A级行动方案》,将环保绩效“创A保A”工作与现场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紧密融合,统筹部署,协同推进,积极打造花园式工厂,厂区整体面貌得到改善。
面向未来,莱芜分公司将持续深化环境绩效A级行动,向着型钢区域创A、企业全面达到A级标准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