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社论 | 十年辉煌 钢铁为证

2022-10-18 09:47:00

  10月16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十年奋进,波澜壮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非凡的壮丽篇章:经济总量翻番,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升至第11位,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勇担“双碳”战略使命……千帆竞发,尽显大国之风;卷帙飘香,钢铁浓墨重彩。
  可以说,这10年,是钢铁工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最深刻的10年。10年间,钢铁工业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历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洗礼”,触摸着新发展格局的脉搏,勇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峰,坚守脱贫攻坚的情怀,圆满完成“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任务,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以非凡的钢铁答卷镌刻大国辉煌。
  一面红旗如画,党建引领风帆劲。这10年,在党的领导下,钢铁人积极锤炼伟大建党精神,稳步向前、履险如夷、建功无数。果断去产能,钢铁行业一举扭转严峻形势,旧貌换新颜;全力供医用氧、派出医疗队、支援建方舱,钢铁人在世纪疫情面前一往无前;还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郭明义爱心团队,获“七一勋章”的大国工匠艾爱国和受到“两优一先”表彰的钢铁人……这些事件、这些人均以看得见的方式说明,党是钢铁人最可靠的主心骨。党旗所指,百炼成钢。
  一曲改革壮歌,踏平坎坷成大道。这10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钢铁工业存量调整与增量做优并举,提前2年完成压减1.5亿吨过剩产能的任务,1.4亿吨“地条钢”产能“毒瘤”被出清;亿吨宝武启航、鞍本重组夙愿达成、德龙钢铁重整渤海钢铁等,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从“双百行动”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国宝武、鞍钢、首钢、安钢等争创改革尖兵,其间,中国宝武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转正,成为转正的5家央企之一……在历史大潮中,中国钢铁始终勇当先锋。
  一页创新诗篇,激扬发展源头活水。这10年,钢铁行业在自身优势领域精耕细作,亮剑“卡脖子”难题,练就更多独门绝技。如新能源汽车电机用电工钢、R6系泊链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全球首发,今年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专利申请量占全球钢铁行业的60%以上,钢铁产品相继建功港珠澳大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超级工程、大国重器,等等。与此同时,钢铁行业科技创新体系愈加完善,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蔚然成风,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创新要素正流淌在每一寸生机勃发的钢铁热土上。
  一派绿水青山,逐梦“碳”路新征程。这10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民的向往便是钢企努力的方向。从达标排放到超低排放,中国钢企迅速适应环保标准加严的态势,1.72亿吨钢铁产能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并通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评估监测公示(截至2022年8月25日),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双碳”号角吹响,中国钢铁自我加压,成立EPD(环境产品声明)平台、发布《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越来越多的钢企划定低碳“路线图”“时间表”,以攻坚战、持久战的心态坚决践行大国承诺。
  一份大国邀约,共建共享行大道。亲诚惠容、合作共赢。从北非到南美,从西亚到中东欧,“一带一路”春风拂过的地方无不万象更新:百年钢厂河钢塞钢(原斯梅代雷沃钢厂)重焕新生,肯尼亚实现“百年铁路梦”,东盟迎来首列高铁——雅万高铁,巴基斯坦驶入“地铁时代”,北极圈的“能源明珠”更加璀璨……中国钢铁为“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带去希望和幸福,海外“朋友圈”越扩越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也愈加矫健自信。
  一抔山海同心,绘就百姓“幸福梦”。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为了圆梦,钢铁企业一群扶贫干部把“他乡”变“故乡”,足迹遍布新疆、西藏、云南、甘肃等地,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生态扶贫,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抗疫、防汛、抗震、救灾,钢铁人永远冲在第一线,捐善款、供钢材、出力气,将人民的幸福视作奋斗之源。
  打开十年辉煌页,钢铁报国,无悔赤子初心;再续未来壮阔篇,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经济和国内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性,钢铁行业务必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一个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持两大发展主题,绿色低碳发展和智能制造;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推进一个重要进程,持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统筹好发展与低碳、发展与安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成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要特征的钢铁强国,让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让中国钢铁为强国辉煌继续“添砖加瓦”!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