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两会报道组记者 樊三彩 报道
“全国两会提出我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是5%左右,我对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充满信心。”3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表示。

3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这是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2022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康义总结道,2022年宏观经济保持总体稳定,取得的成绩是可圈可点的,也是来之极为不易的,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为今年乃至今后的经济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他特别提到,2022年,我国3%的经济增长高于美国的2.1%、日本的1.0%、德国的1.8%。同时,我国物价保持稳定,“中国价稳”与“世界通胀”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我国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动摇,取得了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开放发展提质增效、民生福祉持续推进等多方面成效。其中,202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突破了3万亿元,与GDP之比达到2.55%;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到27.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9%,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关于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康义的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发展基本面的判断,二是对今年两个多月以来经济运行基本态势的观察。
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有充足的劳动力供应,有很好的生产要素条件,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同时,国际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测算基本上在5%~6%。
另一方面,从今年前两个月情况看,市场预期正在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6%,创130个月以来的新高;先行指标出现好转势头,铁路货运量、发电量、人民币贷款余额都平稳增长;经济运行向好因素增多,包括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生产指数等。
不过,康义也坦言,中国经济仍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国际上不确定性也很多,发展环境非常复杂,国内经济运行中本身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我们会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在处理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关系上,我们要更好地进行统筹,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随着各项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的落地,我国一定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真正把质量优先发展落到实处,推动我国经济整体运行好转和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他强调。

图为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正在答记者问。 樊三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