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柳琴声 报道
4月18日,涟钢与国内某压力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国内首台高锰钢LNG(液化天然气)燃料罐试制成功,标志着新材料国产化替代迈出重要一步,也为涟钢高端产品的品牌优势注入了新的力量。
近年来,涟钢坚持质量强基、创新赋能、诚信铸魂,强力打造“双菱”品牌,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涟钢有22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入行业前5;开发新产品49个,新增替代进口品种7个;品种钢产销量达到659.2万吨(同比增长8.2%),品种钢创效突破18.8亿元,重点战略产品取向硅钢、热成形钢、高锰钢等销量同比增长74.3%、60.6%、99.5%。

当地时间4月17日—21日,涟钢携中高碳、取向硅钢等系列新品亮相202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受到广泛关注,并与一批国外客户达成需求意向。(肖爱达 摄)
质量强基——从卖“数量”到卖“质量”
多年来,涟钢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向高端化、高品质产品要效益。
近年来,涟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良机,实施质量效益型战略,努力实现“从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钢铁综合服务商”的转变。眼下,涟钢正在实施“金苹果”计划,着力打造两三个5万吨~10万吨量级的高效益产品集群,加速实现产品进口替代。
目前,涟钢已实现普钢企业到优特钢企业的华丽转型,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达到55%,板材比达到82.52%,产品销售实现从“按吨卖”“按卷卖”向“按板卖”“按片卖”、从卖“数量”到卖“质量”的跨越。
创新赋能——智慧钢铁创造美好生活
在涟钢云数据中心大门口,“智慧钢铁创造美好生活”的标语特别醒目。
走进涟钢,科技创新随处可见。从原材料入厂到产品出厂,各环节指标参数均实现可视化。生产线上,涟钢自主研发的捞渣、喷码、取样、搬运、焊牌、5G+无人天车等机器人大显身手,替代人工操作。不仅如此,涟钢的每一个产品都有“身份证号”,相关参数均可追溯。
近年来,涟钢全方位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完成20余个智能制造项目,全力打造“黑灯工厂”,实现生产上云端、决策信息化,推动涟钢生产效率提升39.2%,劳动生产率提高119%,质量损失率降低34.8%,吨钢费用降低11%。到2025年,涟钢将力争实现工业4.0比例达60%,数字化平台应用率达95%,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60%,成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近5年,涟钢通过科技赋能,大力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提质换档,累计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个,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3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搭建科创平台12个,牵头或参与标准制定、修订11项,获得授权专利164件,成长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诚信铸魂——需求导向 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
“不能仅满足于出厂标准,必须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要和对应的高端客户群紧紧连在一起。”涟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严立新表示,涟钢为此专门组建了CTS(用户技术服务)、EVI(供应商先期介入)两支团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长期以来,涟钢以需求为导向,坚持诚信经营、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战略,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如今,涟钢已拥有冷热轧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家电用钢、电工钢等几大系列产品,产品供应7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标杆客户,高端“朋友圈”越来越壮大。“买钢用钢,就选涟钢”,这句有底气的广告语也早已随着涟钢与用户共生共赢、共建高质量生态圈的扎实行动,走进广大客户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