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樊三彩 报道
8月28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8月15日,生态环境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对11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件进行挂牌督办。这11起案件涉及9个省份的几十家企业,既有排污单位,也有第三方运维单位。
生态环境部透露,11起案件中,包含3起涉气案件,8起涉水案件。3起涉气案件均为数据分析环节造假,其中1起案件为修改仪器参数造假,另2起案件为通过物理手段干扰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转;8起涉水案件均为采样环节造假,违法手段主要为替换或稀释监测水样、绕过自动监控设施通过暗管违规排放等。“截至目前,2起案件已进行至检察院公诉阶段,3起案件已结束公安侦查正提请检察院审查起诉,另外6起案件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
生态环境部强调,此次挂牌督办的11起案件,只是今年来三部门联合开展“两打”(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动中查办的部分典型案件。2023年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和涉自动监测数据违法案件1622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96起。其中,查办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案件593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06起。
生态环境部表示,将继续加大重点案件督办指导,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开展调查取证、性质认定、后果评估等,依法惩治涉案单位和违法犯罪人员,深入开展行业整治,有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坚决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