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实习记者 曹红敏 报道
10月19-20日,电炉及短流程无头轧制技术高级研讨会在福鼎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普锐特冶金技术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金属学会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协办,新钢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大会还得到了福建鼎盛钢铁有限公司的支持。


图为大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金属学会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主任委员毛新平;中国金属学会秘书长王新江;普锐特冶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柯特(Tomislav Koledic);普锐特冶金技术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安迪(Andreas Viehboeck);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李文秀专家;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汪水泽博士;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专家主任工程师高亮庆;来自钢铁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科研院所以及媒体近200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秘书长李铁林主持。

图为毛新平
毛新平在致辞中回顾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近30年发展历程。他指出,ESP技术在流程连续性、板型和厚度的高精度控制、高拉速连铸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超薄规格产品对传统的冷轧市场具有替代作用,竞争优势明显。在全球气候治理和我国政府推进“双碳”战略的背景下,流程简约高效、低碳排放特点显著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他强调未来要加强基础研究,支撑ESP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

图为王新江
王新江在《高质量发展与电炉炼钢》的专题报告中,通过梳理近年来钢铁行业出台的相关电炉政策,总结了我国40年来电炉炼钢的技术进步及发展,截至2022年我国电炉冶炼能力钢铁企业约220家,电炉数量370座。但同时,电炉炼钢也存在废钢资源紧张、产生二噁英、固废处理不充分、生产成本高于长流程、二次能源再利用、废钢残余元素等方面的问题。对此,王新江指出,通过建设“城市钢厂”、发展零碳电炉冶炼技术、二次能源回收利用、废钢加工处理有害元素、开发替代铁源、智能电炉工艺技术降低成本、电炉除尘与炉气处理二噁英、炉渣回收、碳交易市场逐步完善以及通过管理降低冶炼成本10项工作的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我国电炉炼钢的发展。

图为柯特
柯特(Tomislav Koledic)在致辞中介绍了普锐特冶金技术有限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向参会嘉宾介绍了普锐特冶金技术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企业,扎根于中国并以客户为核心全面服务于中国冶金行业。他指出,钢铁生产的碳减排,绿色钢铁制造越来越成为我们钢铁同仁的共同目标。钢铁企业为了实现减碳目标,在绿色智造的征程中,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长流程向短流程的转型,而电炉炼钢与近终形轧制将必然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选择。

图为汪水泽
作为毛新平院士团队中的一员,汪水泽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产品定位与工业实践》的专题报告中,进一步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定位于特殊钢、硅钢、高强钢和薄规格四大品类进行工业实践,解决再生钢铁原料中残余元素,完成“再生钢铁原料+电炉+ESP”技术路径,制备高性能钢铁材料将是未来材料研发的重点。

图为高亮庆
在《ESP产线汽车钢开发应用与前景展望》的专题报告中,高亮庆主任介绍了商用车用汽车钢的应用要求和标准,分享了在ESP产品在东风商用车开发中的历程。目前,ESP产品几乎用到了除汽车面板以外的所有部件,他相信随着产品的不断联合开发,ESP产品在汽车用钢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图为罗坤鹏
下午,技术交流与案例分享环节拉开帷幕。普锐特冶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工程设计中心炼钢部门经理罗坤鹏在《普锐特电炉技术——低碳绿色电炼钢解决方案炉》的报告中,介绍了普锐特电炉炼钢技术概况,分享了普锐特主要电炉炉型及技术,包括大容量量子电炉的发展情况及现有电炉的运行指标、全球建设及分布情况,其中特别提到了目前在欧洲低碳转型中对超高功率大容量电炉的要求情况。

图为黄伟
普锐特冶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黄伟在《阿维迪ESP——采用真正无头工艺的零碳排放带钢生产》的报告中介绍,阿维迪ESP工艺是一种得到认证的碳中和板带生产工艺,整条产线上没有产生碳氧化物的燃气式加热炉,因此,其直接CO₂排放量为零。与此同时,ESP技术持续创新和发展,新产品的开发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比如硅钢,锌铝镁基板、镀锌基板汽车行业以及家电等。

图为杜希恩
福建鼎盛钢铁有限公司生产部长杜希恩则在《真正绿色的带钢短流程钢厂——使用量子电炉和阿维迪ESP生产优质薄规格带钢(案例分享)》中,对福建鼎盛目前的产线布局、炼钢、ESP、冷轧、技术升级等多个方面作详细解读,介绍了冷成形、耐候钢、汽车用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等特色产品的绿色发展与智能制造。

图为张文斌
深圳碳中和生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斌在发言中表示,鼎盛钢铁制定了全球领先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并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所采用的量子电炉加ESP先进技术,产线碳排放在国际同行最低,经德国DEKRA德凯核查ESP最终产品吨钢碳足迹仅535.5公斤,领跑全球绿钢最前沿。鼎盛钢铁与深圳碳中和联合实施的碳中和钢改造工程,按照国际标准规范,实施生物炭碳移除全球领先专利,实现钢铁生产制造过程不可避免剩余碳排放的产业化工艺碳清除,创造出世界首例不依赖于外部碳信用抵消的碳中和钢产品,引领世界钢铁业碳中和产业化路径最前沿。

图为PEPI
意大利阿维迪集团市场营销总监PEPI在《阿维迪集团一阿维迪ESP无头轧制技术的发源地(案例分享)》演讲中,分享了阿维迪集团的发展历史,Arvedi ESP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技术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图为李铁林

图为圆桌论坛
研讨会以李文秀主持的圆桌论坛收尾。拥有ESP产线钢铁企业代表——日照钢铁公司总经理助理喻尧、太行钢铁公司副总经理张兴凯、量子电炉及ESP产线兼备的福建鼎盛钢铁公司副总经理李挺在圆桌论坛上,分享了各自应用ESP产线的契机以及产线目前运行等情况。福建鼎盛钢铁公司副总经理李挺就量子电炉结合ESP无头轧制产线的低碳绿色生产分享了经验。普锐特冶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上游领域技术总经理林泽博士则对量子电炉、ESP产线的业绩以及其它低碳技术研发情况和与会嘉宾做了交流。
李文秀向与会嘉宾分享了钢铁行业为实现碳减排以及满足下游钢铁市场对钢铁企业碳足迹要求所开展的行动,并对未来电炉炼钢及无头轧制工艺路线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图为李文秀

图为李挺
福建鼎盛钢铁公司副总经理李挺就量子电炉结合ESP无头轧制产线的高效率和极致能耗,分享了低碳绿色生产的经验。他表示,未来福鼎钢铁将坚持采用百分百纯废钢冶炼的量子电炉工艺和ESP近终形无头轧制技术,并叠加新能源物流、生物炭的应用和生物质负碳排放工艺,生产更多满足产品应用终端的绿色需求的碳中和钢材,为下一步企业应对边境碳关税提供有效助力。

图为喻尧

图为张兴凯

图为林泽
研讨会同期,与会代表参观了福建鼎盛钢铁有限公司量子电炉+ESP生产线。

图为与会代表参观福鼎钢铁